资讯

“知世故”,不能简单理解为庸俗的处世圆滑,其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深植于中国社会土壤的一种实践智慧。党员干部“知世故”,就是要精准把握群众的思维方式与利益诉求。基层干部若不解方言乡俗、不谙民情民意,政策落地便会困难重重。唯有秉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务 ...
最近,香港老戏骨米雪在机场的一张照片掀起了热议。虽然她已经70岁,但从照片中可以看出,米雪的身材依然高挑匀称,完全不输给年轻人。更让人惊艳的是她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散发着青春活力,丝毫没有老年人的疲态与世故。
阅读、书写是日常,但资深媒体人赖瑞卿的第一本散文集《转眼分离乍》却是经歷20个寒暑才问世,从波涛汹涌的壮年到世故沧桑的年纪,在他形容 ...
文人一旦圆滑了,世故了,巧舌如簧,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上下通吃,就休想写出安身立命之作。 我同蒋增福先生打交道近三十年,深感他是一个资深的标准文人,即使在仕途拼打多年,依然棱角分明,不谙世故;即使年届八十,依然童心不泯,笔耕不止。
当你变得“世故圆滑”,你就不再年轻;反之亦然,要想保持“青春态”,就不要“世故圆滑”、装腔作势。 培根早就入木三分地为“世故圆滑”者画过像:有许多很世故,很会揣摩他人脾气性格的人,却并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种人所擅长的是阴谋而不是研究。
”被问到更喜欢哪一个时期的宋运辉,王凯回答:“我喜欢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宋运辉,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王凯表示,当宋运辉变得越来越稳重,他也随着角色经历的成长,调整了表演细节。
说叶圣陶“太忠厚”和“很善”,肯定没有错;可说他“在种种运动里能躲过劫运”,是靠了“世故”和“生存的策略”,就难以认同了。 叶圣陶在1949年1月写的《自香港北上呈同舟诸公》中说:“篑土为山宁肯后,涓泉归海复何求?
杯中乾坤大,茶里世故深。 小小茶叶来到世间,见证的是社会人生的冷暖炎凉,其中的故事,没有人能说得尽道得完。 (《北京日报》3.30 王鸿良) ...
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什么口福的。——汪曾祺(1920.3.5 - 1997.5.16) 今天,5月16日 ...
编者注:每次见到李娜[微博],她总说,自己在退役以后反而变得更加忙碌了。的确,从在北京召开的首场退役发布会到回到武汉召开的第二场退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