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庸之道,就是要求凡事中正合理,恰到好处。如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读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立身处世待人,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准则。
其实对于中庸之道,我们通常还有一个这样的印象,也就是把这个中庸理解为“和稀泥”,比如两个人为了一件什么事争执不下,然后第三个人出面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6 天

中庸之道的实践哲学意义

其一,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种知行合一过程的动态性概念,指向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而自身也在不断变化的标准、形式、法则,故而究竟怎样才能够算是“中”,也可以说是一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它显然不同于古希腊哲学中那些表达静态性对象世界并有确定性的内涵的“逻格斯”“形式”。
根据阿富汗伊斯兰学者Mohammad Hashim Kamali(曾任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法学教授)的《The Middle Path of Moderation in Islam: The Qur’anic Principle of Wasatiyyah》(2015年Oxford University ...
中新社努尔苏丹4月29日电 题:折中与调和:乌兹别克斯坦“入盟”如何秉持中庸之道?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4月28日,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 ...
编者按 :你会背诵《心经》吗? 你能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吗?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智慧法语》,追求大智,偏于修证自我解脱;或是追求大悲,去当“有为”志士仁人,其实应该走“中道”,双重使命一肩挑。
随著时代的发展变化,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也在演变发展中不断影响和启示著众多人的思维观念。不拘泥、不偏激,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