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在北京举行的峰会上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欧关系已经到了“转折点”。
《联合声明》称,值此中欧建交50周年和《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之际,中国和欧盟领导人重申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经济体保持政策连续性与稳定性、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努力至关重要。
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7月24日在北京举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与中国领导人面对面展开沟通。24日,中欧企业联盟与中国欧盟商会共同举办中欧企业家圆桌会。与会的中欧企业家表示,中欧经贸合作成果丰硕,期待中欧双方携手并进、和合共生,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
上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于2023年12月在北京举行。欧盟新闻网24日称,科斯塔和冯德莱恩背着“一麻袋的挑战”前往北京。在当天的峰会上,欧盟领导人在开场白中提到贸易问题,并称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已来到一个“转折点”。
标志中欧建交50周年的中欧峰会24日在北京举行。尽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对来访的欧盟领导人强调,中欧之间既“无根本利益冲突”,也“无地缘政治矛盾”,但这次纪念建交50周年的北京峰会凸显的是双方分歧之深。如果说高级别政治对话确实是双方各自阐述根本立场的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看来,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中欧关系,避免“只聚焦问题”的片面之见。当前中欧关系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欧盟领导人远赴中国共同主持并参加峰会,正体现了欧盟同中国开展对话与合作的意愿。
北京7月24日清晨,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刚刚抵达,峰会当天上午即刻开启。 原定48小时的峰议程,突遭压缩至24小时,中方提前通知,欧盟高层只得仓促应对。
这些年来,从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到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协调合作……中欧携手,不仅有力支持彼此发展进步、为近20亿中欧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最近,中欧之间传来一个不小的消息:双方决定同步取消此前设置的交流限制。这不仅是一次外交层面的突破,更像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给出的合作样板。在全球局势风云变幻之际,这一动作无疑为未来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周四出版的法国主要全国性报纸头版主题各有侧重,《解放报》继续关注以色列打击钳制下加沙恶劣的人道灾情,因缺乏食粮、营养不良死亡人数成倍增加,109个非政府组织联合发出“大饥荒”警告,人道组织成员和记者同样挨饿而无法工作。《费加罗报》头版突出国内议题,政 ...
这场峰会从会前几天就开始吸引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足见中欧关系影响之深远。需要指出的是,不少西方媒体更多地聚焦中欧间的贸易摩擦与其他分歧,甚至把中欧峰会看成测试大西洋两岸盟友关系的“温度计”,这完全是一种误导。他们低估了中欧建交50年来所形成的密切关系 ...
中欧班列东通道由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组成,截至目前通行线路已达27条,可通达波兰、德国、荷兰等14个国家,通往我国长沙、郑州、成都、苏州等60余个城市,运输货物涵盖电器产品、日用百货、农副产品等12大品类,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互联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