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秘密会议、密函到明令发布,仅短短五天内,种种必然与偶然因素交织,引发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天京事变。数万太平军同袍反目成仇,许多老兵未死于敌军之手,反倒死于彼此的刀剑之下。
1936年,日军加速侵华步伐,展现出他们扩张的野心,而蒋介石依然坚守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国内稳定局势的同时,却未能及时应对外部的严重威胁。在这个关键时刻,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形成了复杂且危险的局面。可以说,那个时期的局势是 ...
开栏的话泛黄纸页、无声烽烟。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起“中部号角”开设“档案印记”专栏。以“微档案”讲述“大历史”,以档案里的烽火记忆照亮来路,铭记那段铸就民族脊梁的不朽精神。事件档案: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
点击下方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规范表述,告别错别字2025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在近年的新闻报道中,关于“七七事变”的表述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比如“七·七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7·7事变”“七七事变”暴发××周年……以上均为不规范表述。规范表述应为: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卢沟 ...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早在清朝末年,它就通过发动甲午战争和1904年至1905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等侵略扩张行动,迫使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台湾,并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强行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殖民机构,如关东都督府 ...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之际,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辽宁省九一八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学教授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采访,就为 ...
张学良口述:西安事变策划者是共产党员王炳南 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纪事 > 密档 > 正文 2008年12月12日 08:26 新华网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西安事变是实现国共团结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的关键历史节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在西安逮捕了蒋介石。如何解决这一突发性事件,服务于抗日救国大局,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大考验。
“七七事变”后,抗日团体成立或活动的新闻报道陆续见报,抗战的气氛越来越浓 【链接】 “七七事变”后. 部分厦门人外出逃难. 在洪老出示的另一张的剪报里,一个显眼的标题“厦市户口减少三分一”引起了记者注意。
而“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的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即帝国主义和 ...
1937年7月7日深夜,侵华日军借由一名士兵失踪围攻宛平城,由此制造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并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胜利80年后,宛平城城墙上的弹坑依然清晰,但日本的教科书上这段真实的历史,早已“消失”。 东京书籍出版的《新编 新社会 ...
原标题:九一八事变,谁该为“不抵抗”背锅? [文/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作者 潘前芝]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奉“不抵抗”之命,将东北三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