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三是平素出现食欲不振、容易腹泻、容易疲劳这部分人群,推荐健脾茶,选用的是茯苓3g、山药3g,开水冲服。还可以采用中医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方法,选取背部的肝俞穴和脾俞穴,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肝实脾、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伏天最让人头疼的不是热,而是 “汗”—— 一天下来衣服能拧出水,胃口也跟着变差,炖锅鸡汤、鱼汤吧,喝两口就觉得腻得慌。其实呀,伏天喝汤有讲究,这 3 汤比鸡汤鱼汤更 “懂” 夏天的身体:丝瓜花甲汤、冬瓜薏米排骨汤、口蘑紫菜汤。它们清爽不腻,简单易煮,还能补水、开胃、去湿气,伏天喝着太舒服了,出汗再多也不怕,快来看看哪碗适合你!
其实啊,伏天不一定非得拼命吃肉补身,更重要的是吃对“清热解暑”的菜,才能轻松过夏,舒服又滋养。今天咱们来聊聊4道伏天必吃的家常菜,保证让你清爽一夏,胃口大开,吃得开心又不腻!
本文转自:廊坊日报本报讯(记者吕新颖)当前正值伏天,高温高湿天气持续,老年人因体质特殊更需注重养生调护。近日,广阳区人民医院中医师高元结合临床经验,针对老年群体伏天养生给出“四忌四宜”建议,帮助老年人科学应对暑热,安然度夏。忌贪凉骤冷,宜温凉适度。老年人阳气偏弱,伏天更需顾护阳气。高元建议,室内空调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鹏表示,大暑时节气候炎热是“养阳”的好时节。“养阳”的方法层出不穷,晒背是其中之一。但是晒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以下几类人群就不太适合:一是体质弱、高龄、皮肤容易过敏的;二是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的,平素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舌红苔黄,晒背后容易上火,从而出现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三是既往有基础疾病的,比如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大暑饮食养生重点在于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益气养阴,以帮助身体抵御暑热、补充损耗。夏日属火,对应人体的心,大暑时心气最为旺盛,而过于炎热又易使心火过旺,灼伤津液,同时湿气弥漫也会加重脾胃负担。此时应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温热的食物,以防助长体内火气。
“抱着冬瓜睡觉”并非凭空奇想,实为民间世代传承的朴素降温智慧。冬瓜表皮致密,内部水分丰盈,含水量高达95%以上,其温度远低于酷暑中的空气,尤能有效吸收人体四肢部位积聚的热量。民宿工作人员还会特意提醒客人“主要为四肢降温,避免腹部接触受凉”。
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时令节气与健康的相关情况。正值大暑时节,许多人选择“伏天晒背”,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需要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