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最新一期《你好星期六》的主角就是田曦薇和许凯,镜头多数聚焦于他们。 如果不是他们的粉丝,很难坚持看完一整期。 如果是他们的粉丝,这一期节目就是送给粉丝们的福利。
黄海海战后,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被正法,引起时人极大震动。或谓罪有应得,或谓实属冤案,此案聚讼至今—— 《中倭战守始末记》,一八九五年在 ...
方伯谦(1854—1894),字益堂,福州人。1867年6月考入福建船政学堂。是这个学堂的首届驾驶专业毕业生。方伯谦在船政学堂毕业之后被任命为伏波舰 ...
李伯谦先生不仅构建了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确立了三代年表,更注重全力打造高水平教育平台,完善商周考古教学模式,致力于高素质考古人才 ...
方伯谦(1854.1.14-1894.9.24),字益堂,祖籍福建侯官,生于闽县(今福州市)。六岁入私塾读书,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一期,入后学堂 ...
2009年11月19日,李伯谦(左)与他的学生在河南新郑唐户考古驻地。 李伯谦:考古学家这样炼成. 李伯谦:考古学家这样炼成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李伯谦,以及河南省委原书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席顾问徐光春,荣获第二 ...
方伯谦伏法是否有点冤?“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因在黄海海战中退出战斗被处以极刑。但黄海海战中退出战斗的不仅只有“济远”一艘,“广甲”号 ...
学人小传:李伯谦---李伯谦,1937年生,河南郑州人,考古学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李伯谦长期担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科负责人,为中国考古学教学体系的建立和文物考古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文明形成的“十项判断标准 ...
李伯谦亲自带出的博士生、硕士生有上百人,经他授课的考古系学生有上千人。从事考古50多年来,作为曾经的系主任,他对北京大学考古系(今考古文博学院)学科建设的贡献有目共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已80岁的李伯谦,仍然活跃在考古战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