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35年深冬,岷山的雪扑打着先遣团的草鞋。风卷着冰碴撞向军号,号管上的霜花裂成碎银——三短一长是“生路已开”,两长三短是“血路当断”,可团长摩挲号身时,指缝里渗出的血,把“要是号声哑了……”咽进了风雪里。
军号,是军队的标识、军营的象征、军人的语言。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刀山火海,还是枪林弹雨,只要激越雄壮的军号响起,就要闻号而动、令出 ...
而在“军号文物解码与历史溯源”课堂上,晋阳将那支军号陈列于讲台中央,铜号表面的弹痕与氧化痕迹在投影灯下清晰可见。“这支军号见证过1943年太行山区的烽火,号管里至今还‘藏’着三个历史密码——战争动员机制、人民军队本质、精神传承逻辑。
升国旗仪式—— 吹响嘹亮军号 升起五星红旗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付晓辉 迟博 东极哨所官兵举行升国旗仪式。陶方圆摄 镜头 江阔风清,晨曦微露。位于祖国陆地版图最东端的黑瞎子岛,地平线泛起玫瑰红。 “升国旗仪式,开始!”随着口令声下达,陆军某边防旅东极哨所司号员王冠铭昂首挺胸 ...
明年8月1日起,全军施行新的司号制度。嘹亮的军号声将再次在军营响起。” 激昂军号永难忘,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些天,郑起在梦中经常被嘹亮的军号声唤醒。现实和历史,一次次冲刷着他的思绪,历史的镜头暴风骤雨般扑面而来。
在馆内,记者还欣赏了作战号、勤务号、仪式号等多种军号声。 宁化县文保中心主任邱明华介绍称,红军军号谱里共有340首曲谱,主要分为作战类 ...
1924年,马章锁出生在盐池县王乐井乡平阳沟村一个贫苦农家。7岁父母双亡,10岁便到40公里外的黑土坑给地主放羊,过着“早出晚归、与世隔绝”的放羊生活。1936年,是马章锁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西征红军解放盐池县城。红十五军团骑兵团在盐池大水坑、冯记 ...
能够手持军号吹响冲锋号,不仅是对官兵个人军事素质的认可,更是对其突出贡献的褒奖。 人人崇尚荣誉,人人奋勇争先。代表连队最高荣誉的“军号交接仪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官兵通过自身努力崭露头角,在比武考核场上奏响青春的激昂乐章。
军号长鸣 张裕怀 午后的阳光斜照着烈士陵园时,宋守山颤巍巍的手正抚过一把外表斑驳、带有3道弹痕的军号。军号上凝结的铜锈,如同凝固的血痂,喇叭口边缘的凹痕里,还嵌着70多年前的血痕。 “太爷爷,这缺口真是子弹打的?”曾孙女伸出手指刚要触碰,老人却猛地收回军号。
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古田军号》今日公映。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的重点献礼电影,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