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盛夏时节,走进安徽省五河县小圩镇薛集村的田野,一幅生机盎然的农耕画卷徐徐展开:550亩连片农田里,挺拔的玉米与葱郁的大豆错落相间,玉米拔节的脆响与豆荚鼓胀的轻吟合奏着乡村振兴的乐章。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是种粮大户马运松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通渭县对牛谷河实施的系统性综合治理工程。二十里农耕文化水岸风情线,正是这项生态修复与品质提升工程的核心成果。它巧妙地将生态修复、休闲健身、文化展示、儿童游乐等功能融为一体,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西北旱塬小城的固有印象,成为一张亮丽的城 ...
7月19日,在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五峰山村的文体广场,2025年宜都市第十届生态葡萄采摘开园仪式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时装秀”正悄然上演。没有华丽的礼服,没有闪耀的珠宝,走上舞台的“模特”们手持的是木犁、锄头、板锹、连枷、秧马、月板、撮箕、筛子、掀板, ...
节目在以农耕文明为切口讲述中国农业发展故事的同时,还展现了农耕文明在与当代生活联结后迸发出的新火花,架设起“古今对话”的桥梁。 节目通过讲述农耕智慧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优秀成果,深刻诠释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与现实意义,展现了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在山西的民俗日历里,正月二十五是一个浸润着泥土芬芳的日子。这一天,从晋北的雁门关到晋南的汾河谷地,村落间弥漫着特殊的仪式感 —— ...
7月26日,以“红动保亭丹享健康”为主题的2025年大地流彩·海南和美乡村椰乡农耕健康跑 (保亭站)在响水镇合口村鸣枪起跑。来自全省各市县的800余名农民群众和运动爱好者齐聚于此,共赴这场活力四射的乡村体育盛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7月18日,黑水县举办“传承农耕文化·感受非遗魅力”2025年“尔库”农耕文化节。本次活动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围绕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 ...
要基于传统农耕知识和技术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方向布局产业链,在汲取农耕文明管理栽培与耕作技术的基础上,把现代智慧农业技术有机 ...
天宫藻井冰箱贴的走红,根植于遗产保护与开放释放的文化活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介绍,去年以来,先农坛迎来系统性保护升级,神仓、庆成宫等历史院落陆续腾退开放,为文化挖掘与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庆成宫作为560多年来首次向公众开放的区域,以恢宏对称的皇家建筑格局展现遗产魅力,更通过多场文化活动为文创产品搭建了展示与传播的舞台,让文化元素在鲜活场景中被更多人感知。
近日,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50多名大学生来到博物馆研习民俗文化。“博物馆里这些农耕文化器物,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从未见过的,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各个年代的生产生活情景,成为我们了解传统农耕社会的一把钥匙。”大学生邢怀焱说。
7月18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举办“传承农耕文化·感受非遗魅力”2025年“尔库”农耕文化节。 活动现场。 黑水县近年来以非遗为纽带,将农耕传统与现代创新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4月26日,村民在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上参加梯田走秀活动。 当日,2025年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开秧门”暨首届加榜“t”田秀活动举行,通过“开秧门”春耕仪式、传统农耕文化展示、梯田走秀等活动,展示当地古老的农耕文化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