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水肥状况不能忽视。巡查时留意田面水位,促进分蘖的最佳浅水层是 3-5 ...
种水稻的都知道,分蘖多不代表产量高,关键得看有效分蘖有多少。有效分蘖能长成饱满的稻穗,无效分蘖不仅不结粮,还会消耗养分,拖垮整块田的产量。那咱咋分清哪些是有效分蘖,哪些是无效分蘖呢?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实用技巧。
7月8日,位于沫阳镇红星村的“羊场大米”主产区,层层叠叠的梯田绿意盎然,进入分蘖期的水稻长势喜人。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在田间开展施肥、排水、除草、防虫、控病等管护作业。
分蘖期如果灌水过深,土壤缺氧闭气,养分分解慢,稻株基部光照弱,对分蘖不利。但 分蘖期也不能没有水层。 一般应灌1.5厘米深的浅水层 ,并 ...
水稻分蘖数目直接决定水稻穗数进而影响水稻产量。 作为一种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在水稻分蘖数目的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信号转导 ...
水稻分蘖发育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水稻; 来源:遗传发育所 2020-11-18 12:37. 自然界中,禾本科作物通常存在两种分枝策略:单秆或少分蘖的强顶端优势 ...
分蘖角度是禾本科植物的分蘖与主茎之间的夹角,与作物群体产量密切相关。解析水稻分蘖角度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于改良水稻株型进而提高产量具有 ...
分蘖角度是水稻株型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培育分蘖角度适中的水稻品种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体产量;解析水稻分蘖角度的调控 ...
为解决水稻分蘖与开花相互作用存在争议且不明晰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日长介导的水稻分蘖与开花相互作用” 研究。对‘Saenuri’和‘Odae’两个水稻品种进行短日(SD)和长日(LD)处理,结果表明日长影响分蘖与开花的关系,该研究为优化水稻种植策略提供依据。
研究水稻分蘖调控基因rcn22调控分蘖芽伸长的分子机制. 水稻; 来源:作物科学研究所 2024-09-10 07:20. 该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碳同化模块与独脚金 ...
该研究鉴定了一个增强鸭茅分蘖能力的自然变异dgccd7a,并解析了其增加分蘖数的功能。这是继水稻htd1hz(osccd7)优异等位基因报道后,首次在牧草中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