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连央视、三联等官媒也在力挺,我们今天的生活,早已被他预言,多篇小说被纳入青少年必读书单、高考语文卷。 这本书以本德曼给朋友写信分享自己订婚的喜讯为导火索,揭示出具有一种伤害性的情感。
2024年6月3日,是弗朗茨·卡夫卡逝世100周年。卡夫卡去世之前,曾多次嘱咐他的密友马克斯·布罗德在他死后把他所有未出版作品的手稿销毁,但他 ...
卡夫卡《神话动物中间的人》。在给菲莉斯·鲍尔的一封信中,卡夫卡如此描述自己:“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正穿着我的旧燕尾服和破 ...
《怪兽8号》于2025年7月18日正式迎来完结,作者松本历时5年、129话完结,并计划在2025年9月发售第16卷全篇收录本这部自2020年起在Jump+连载的作品,以其清晰的主线、迅速节奏和成人主人公等特点,一直备受粉丝推崇。这次结局既算是“真正完 ...
卡夫卡生前对布拉格素无好感。有一次他居然还说过这样的话:应当从各处放火把这个城市给烧了才好。不过,卡夫卡自己也感到,即使是在这个 ...
2019年,卡夫卡大约150幅画作曾在以色列国家图书馆首次公开,除了数量远超此前为人所知的寥寥几幅,这也是其绘画作品首次以独立姿态,而非文学 ...
在卡夫卡140周年诞辰的今天,我们从德国学者彼得-安德列·阿尔特所著的《卡夫卡传》一书中摘选一部分,以此回顾《变形记》的创作、出版过程 ...
另一本讲述卡夫卡较早经历的传记《卡夫卡:关键之年》(Kafka: The Decisive Years, 1910-15)于2002年出版,2005年有了英译本。一本关于卡夫卡童年和青年时期经历的传记即将出版(施塔赫似乎不太情愿讲述这个时期。因为缺乏可信的资料,中间有几段可怕的空白期。
“卡夫卡热”之所以在中国经久不退,除了一般原因以外,特殊的理由是中国文化与卡夫卡文学非常投缘,两者几乎是一见钟情,并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卡夫卡与中国结缘,最初主要发生在文学层面。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这属于一种遭遇型的文学影响的发生。
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卡夫卡遗稿花落谁家的所有权争端,自1968年遗稿保管人马克思·布罗德逝世后便在德国与以色列档案馆之间掀起轩然大波,争论 ...
卡夫卡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现代人很多时候是借助卡夫卡的眼睛认知世界的,这也必然决定 ...
卡夫卡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现代人很多时候是借助卡夫卡的眼睛认知世界的,这也必然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