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厄尔尼诺“余威”未尽 在过去100年间,堪称“海洋兄妹”的“小女孩”拉尼娜与“圣婴”厄尔尼诺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循环,已成为最强的自然气候 ...
7月14日下午,第18届国际历史地理学家大会(ICHG ...
“厄尔尼诺”的由来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ElNino的音译,原意是“圣婴”。相传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一带的古印第安渔民注意到,每隔几年,当地海水温度就会异常持续变暖,导致性喜冷水的鱼类大量死亡,渔民遭受灭顶之灾。
厄尔尼诺监测关键区(Niño3.4区)海温指数为1.80℃,较2023年12月下降0.22℃,说明 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从2023年5月开始)自2024年1月以来开始衰减 ...
今年大暑的极端高温与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世界气象组织研究表明,2024年形成的厄尔尼诺现象,其峰值影响在2025年夏季显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等地将出现连续10天以上的40°C高温,打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长连续高温天数。
厄尔尼诺对当年冬季及次年夏季的影响均强于当年夏季和当年秋季,如1998年汛期我国出现“暴力梅”,长江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引发流域性洪水。 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冬季,我国淮河、长江、珠江流域的降水异常偏多,我国东北地区的气温异常偏高,即南方冬季多雨、北方暖冬。
华南降水异常影响重大,厄尔尼诺 - 南方涛动(enso)是重要影响因素。研究人员针对中太平洋(cp)厄尔尼诺对华南冬季降水影响的争议,分析 1960 - 2020 年数据。结果显示两种厄尔尼诺均使降水增加但有差异,明确了相关机制,有助于理解降水变化规律。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对东亚地区来说会导致冬季风偏弱的现象,冬季风偏弱,造成大气的扩散能力下降,空气流动性差,容易发生静稳状态,雾霾 ...
国家气候中心确认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广东气象局称,广东省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可能性增加,呈现“开汛偏早、前汛期降水多、龙舟水 ...
厄尔尼诺不等于洪水猛兽,它的影响有利有弊。 国家气候中心正在针对厄尔尼诺及其影响展开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尽全力做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的预警、预报,配合政府和公众提早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以便更好地趋利避害。
厄尔尼诺将进一步持续和加强 “没有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一样的。 ”高辉说,厄尔尼诺的空间型、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都会对我国降水或气温带来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