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写作于1998年,最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再版推出。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 ...
本书提出了"虚构渗透"这一概念,用以揭示虚构化和文学复杂性可以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叙事中的现象。本书从社会叙事学的视角探讨口述史和其他访谈中的对话式讲述,系统地探讨了关键的叙事特征,如故事模板、对话、双重指示、聚焦或视角采择、心理表征,以及特殊的叙事形式 ...
哲学家罗蒂1989年出版的名著《偶然,反讽,友爱》指出“叙述转向”的重大意义:基于“客观真实”的分析方法已经无法处理当代文化的困境。他所谓“友爱”(solidarity)是从实用主义出发接近社群主义,是一种建设性的利他的后现代主义。而在当代社会,要达到这个道德目标,罗蒂认为只能通过“类似普鲁斯特,纳博科夫,亨利•詹姆士小说”的叙述。这是当代思想界寄予叙述转向的最大希望。
在开幕致辞环节,深圳市宝安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阎敏首先发言。他指出,本次展览以“日常生活”为切口,聚焦城市中被忽视的普通人和微观实践,体现了艺术对现实社会结构的敏感回应,也反映出宝安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创新姿态。随后,深圳市宝安区美术馆馆长王文舵表示, ...
叙述学的关键至今没有被充分理解:叙述行为能叙述一切,就是无法叙述叙述行为本身,叙述行为实际上比被叙述出来的文本高一个层次。正如一面墙上有告示“此处不准贴告示”,此告示违反规定吗? 不,它首先要被告示出来,才能进行告示。
”文学史也是如此,文学史的作者或读者在解释真实发生的事件过程或因果律时通过叙述化,主观赋予叙述文本叙述性,从而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文本中总存在“对一些优先事件的再现”。《叙说的文学史》一书将文学史的这种叙述再现称作“表现叙述”。
在兜过这个新圈子之后,我们将更容易抓住普鲁斯特在《追忆》中有意无意所作的叙述选择的特点。但首先应当指出普鲁斯特在第一部叙述巨作中,更确切地说,在《追忆》的第一个版本即《让·桑特伊》中作了什么选择。
叙述性信息披露的风险在于,用户可能被冗繁的细节给湮没。 德勤英国合伙人Isobel Sharp教授和AA巴基斯坦教育主管萨贾德(Afra Sajjad)博士从首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