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贵州双河洞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贵州双河洞已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必要条件,申报工作将随之强力推进。为此,特邀贵州省地矿局旅游地学专家陈跃康,从专业视角解读双河洞的独特价值及未来发展。陈跃康,1958年8月出生于四川营山,先后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他是中国地 ...
为了建立古生代(约5.4亿年-2.4亿年,相当于寒武纪至三叠纪早期)海洋生物多样性曲线,项目团队自2000年开始收集了大量已发表的地层剖面和化石记录,并于2006年统一纳入由南京古生物所自主建设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数据库(gbdb数据库),本次研究从中 遴选 ...
当日,遥远的故事 美丽的家园——“足迹·2.7亿”乌鲁木齐二叠纪古生代化石巡展暨“疆绘·遇见疆来”少儿书画艺术展开展。此次展览由乌鲁木齐 ...
历来,最多人津津乐道的是古生代寒武纪晚期的三叶虫化石(见附图)。这种远古的节肢动物,是生活在海洋的甲壳类,要蜕壳才能成长,和龙虾基本上是“亲戚”。牠们在五亿多年前开始出现,直至二亿四千多万年前的二叠纪,才逐渐绝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团队研究员陈吉涛等通过对相关地层的锶、碳同位素综合研究,认为显生宙最大的一次冰期事件 ...
该研究利用古生物大数据、超算和遗传算法等全新的方法和手段,基于化石记录重现了生命演化历史,改变了当前对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的认知。 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学之谜,也是《科学》杂志列出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古生代早期三叶虫体型的幕式演化模式。 寒武纪和奥陶纪全球三叶虫的体型演化可划分为六个阶段(phase I-VI),体型在每个阶段内保持稳定,而在 ...
tib晚古生代仍与印度-喜马拉雅地体相连,思茅地块已分离; 高黎贡剪切带代表中特提斯洋南延部分,密支那-达贡蛇绿岩带为新特提斯洋残余。 这项研究首次通过系统的物源分析,明确了腾冲-伊洛瓦底联合地块在冈瓦纳东缘的精确位置,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思茅地块归属争议"。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