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9 小时
“古籍+戏剧” 历史文化更鲜活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学员们登台演绎“柳柳州”的故事。(广西博物馆供图)本报讯(记者陈蕾实习生莫惠雯)当古籍与戏剧碰撞,当历史与少年相遇,古籍里的文字变得鲜活可感。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策划的2025年“寻找柳柳州(典籍篇)”博物馆戏剧研学营圆满落 ...
【编者按】起来!前进!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上海发出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强音。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日报“抗战•上海寻迹”报道组兵分多路,从不同视角寻找上海抗战印迹。我们寻访的第二路,寻找当年那些鼓舞人心的文艺作品诞 ...
以数字为桥连典籍文脉,以人文为翼展千年新篇。7月21-22日,由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和首都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东亚古籍数字人文国际论坛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成功举办。
7月23日下午,甘肃古籍保护银龄志愿者行动在临洮县图书馆正式启动。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及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相关负责人,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志愿者代表等参加了启动仪式。肖学智在致辞中表示,古籍需要耐心细致的呵护,就像长者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而长者们丰富的人生阅历、沉稳的做事风格,恰恰是古籍修 ...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国家民委策划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西藏专展”“新疆专展”,以大量实物展品和图文史料全景展现西藏、新疆发展历程和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脉络。
中新社北京9月7日电 题:少数民族古籍如何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 作者 张俊豪 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
据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自2023年8月开展以来已接待近40万观众,并通过网络直播覆盖边远民族地区青少年。凭借创新理念与深远影响,该展今年荣获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西藏专展”“新疆专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 ...
导语:字节跳动公益从2021年6月起就开始通过公益捐赠助力古籍修复,并持续投入技术、平台资源来开展古籍数字化与活化。 快速发展的AI技术 ...
辛勤的付出总会有收获。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市古籍保护中心协调全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推进全市古籍保护工作,发现不少珍贵古籍,全市共有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4部入选《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
古籍数字化不仅能让古籍所承载的信息得到更好保存,还能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广泛、便利地传播,令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在数字世界焕发新的生机。 涵盖丰富资源. 打开中国国家图书馆网页,“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入口就在最显眼的位置。
在古籍原生性保护方面,通过改善古籍存藏环境等方式,已有2000多万册古籍得到保护。 “包括民国时期线装书在内,中国的古籍大约5000多万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