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央视网消息:南海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千百年与世界交往的海洋文明史。从“更路簿”的泛黄字迹到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看似普通的礁盘下,到处遗存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印记。截至目前,三沙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遗存点103处,涵盖唐宋、明清及近现代等各个时期,记者来到位于三沙赵述岛上的珊瑚石屋,透过古人的海上导航文字地图“更路簿”了解南海丝路的文明基因。
三沙:古迹里的南海丝路文明印记。
《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一经发布,便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热捧。“书里精美的图片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历史课的思考题、亲临现场的打卡记录和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中国工作队参与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26年,已承接最核心的王宫遗址修复项目金昭宇的安全帽 ...
古迹废墟(Trail Ruins)是《我的世界》1.20首个快照中加入的全新遗迹,作为1.20的首个新遗迹自然是有必要来好好聊聊的。譬如说结构怎样,生成位置 ...
近来,文物古迹的合理利用日益成为国内外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关于合理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非常活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将2011年大会的主题定为“文化遗产:发展的驱动力”,就如何合理利用文物古迹推动社会发展进行了研讨,其成果性的文件《巴黎宣言》回顾了icomos和 ...
1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探访古迹·守护瑰宝”考古修复主题 研学活动入围全国文博社教 ...本文转自:固原日报本报讯(见习记者姚亚婷记者安磊)近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入围终选名单公布。固原博物馆申报的“探访古迹·守护瑰宝——考古修复主题研学活动”成功从全国243项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100项入围项目之一,推动了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 ...
2023年暑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组织的“访金陵自然人文古迹,觅古迹保护开发新路”社会实践队在南京展开社会实践调研。通过这次实践,团队成员对中国科举制度有了更清晰而完整的认识,也对江南贡院的保护和再开发有了一定了解,为之后的调研打下基础。
吴哥古迹群管理处负责人辛潘指着吴哥窟入口处拥挤的人潮对记者说:近年来,吴哥每年都要接待200多万名游客,极大地宣传了柬埔寨古代文明。 ...
本报讯 近日,山东菏泽联通与巨野县文旅局共同打造了“文物智慧监管平台”,集“鹰眼式实时监控、秒级智能预警、深度数据分析”三大核心能力于一体,推动巨野县文物保护工作迈入智能化、数字化新阶段。
加拿大公园管理局周二曾发新闻稿称活动由许可证持有人主办,与管理局无关。惟至周二晚11时,管理局改变决定,称在潜在抗议活动、警方意见以及古迹的保安难度问题的不断变化下,重新评估活动对社区、游客、音乐会参加者和活动组织者的潜在影响,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