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鲁迅在《史略》中所形成的方法论,对其后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和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可谓泽被后世。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讲义》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史略》方法论的影响。
陈舜臣的《小说十八史略》只是借鉴了“十八史略”的书名,其内容则独辟蹊径,描述了从古代神话传说到两宋王朝的漫长历史及芸芸众生。 为何 ...
鲁迅在《史略》中所形成的方法论,对其后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和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可谓泽被后世。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讲义》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史略》方法论的影响。
鲁迅在自己的讲义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著述《中国小说史略》,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于1923年12月和1924年6月,分为上下卷正式出版。至此 ...
鲁迅撰写《史略》的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当时还没有明确的古、近、现、当代之分,所以《史略》可视为一部小说通史。我以为,所谓古、近、现、当代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使彼此之间完全隔断。
《鹤山大史略》35万多字,约400页左右。一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鹤山的自然环境史;第二部分讲的是鹤山的族群人脉史;第三部分讲的是 ...
据介绍,“史略”取事上溯公元1922年10月医院创建,下至2022年9月底;采用章节体结构,年经事纬,详近略远,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尽力还原医院 ...
作者:古耜(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 鲁迅在自己的讲义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著述《中国小说史略》,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于1923年12月和1924年6月,分为上下卷正式出版。至此,中国有了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小说史。问世百年来,《中国小说史略》经过广泛传播,奠定了经典性的地位。
1920年,鲁迅应北京大学的邀请,在这里开设中国小说史课程;稍后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同样的课;鲁迅在讲稿的基础上反复增改,完成了具有开山意义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鲁迅一举奠定这门学科的基础。《中国小说史略》上起远古神话,下迄清末谴责小说以至黑幕小说 ...
摘自:南怀瑾 著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1月 阅读提示:本书共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 ...
一、《唐代政治史略稿》手稿本 . 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略稿》,即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之《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和本社亦均曾出版)。但凡研究唐史及对陈先生有所关注的读者学人,大约都读过后书,但见过前者的无疑要少得多。
中国侨网文昌10月13日电(陈飞)由海南文昌市委宣传部牵头,文昌市文体局和市孔子协会联合编写的文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的《文昌人文史略》出版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