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而作为独立的圆雕,单件作品还可以,如果要复制,工艺就非常复杂了。 但陈古魁并不因此而退缩。 对做龙形圆雕这件事,他希望做出有一定收藏 ...
妇好墓圆雕玉人腰间插的柄形器无疑是珽、荼一类器物,是诸侯以上的人物所用。 那么,该柄形器究竟是珽还是荼呢? 珽的形状与大圭或者笏板 ...
以上三件圆雕动物银饰,以小见大地代表了战国时期金银器文化的兴盛。 而神木纳林高兔匈奴墓发掘的此类文物饰品,亦为华夏金银器文化向南传播 ...
其整体圆雕,脸部生动,有吹笙之鼓气使胡髭飞扬,灵动之气跃然玉上。 如此一对,极尽工艺,早年发之,传世百年亦开门,精光内敛又四发,宝物 ...
古代元宵灯会,常以龙眼木或防蛀的樟木圆雕小佛像,放彩灯上作装饰及祈福;由于樟木发出浓烈气味,后来逐渐以坚韧色佳的黄杨木取代。迄晚清,朱子常这位黄杨木雕名家,把这类小圆雕仙佛人物,变成日常案头摆设与艺术文玩,蔚成风气。
丢失的"汉白玉圆雕瑞兽"原来就在 这根精美的华表的顶端。记者张娜摄 本报保定电(记者张娜)4月18日凌晨,被当地村民称为“朝天猴”的位于涞水县 ...
2001年发掘时,考古工作者在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其中以12件跪坐石人像与10件立体圆雕石虎最为传神。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石器:立体圆雕石虎 ...
在广东的南越王博物院,有一个圆雕长袖玉舞人,它是目前汉代墓葬出土的唯一一件圆雕玉舞人。其高度和宽度仅有3.5厘米,但精湛的圆雕技法尽数 ...
本报讯记者刘锦秀报道: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乡奇金台村原普顺寺遗址发现的释加牟尼尊者石佛像经考古界半年多的考证,目前已初步证明这是 ...
传拓技艺是我国重要的发明之一。即将纸覆在碑刻、甲骨、青铜器、造像等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还原拓印的文献复制技术。古代许多模糊不清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才使得一些文献资料得以保存 ...
玉鸮商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青玉。冰青色,大部分受沁呈黄褐色,或有黄白斑。玉质温润,微透明。圆雕。双翅饰 ...
然而,对于遗存的立体石刻造像能否以拓片的形式保存下来,长期以来困扰着业界。陈志伟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艰辛的努力,在扎实掌握了高浮雕捶拓技能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专心研究单体造像的捶拓,终于掌握了圆雕传拓技艺,从此让立体石刻造像的形象能够完美“复活”在宣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