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总长4197公里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近日全线贯通,至此,电网同铁路、公路、机场、环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形成的“五环”,将南疆这一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助力南疆迈上兴业富民的发展“快车道”。
2025年4月,我跟随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来到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体验当一天文物普查员。风沙漫天是那天最直观的感受:相机拿出不到30秒,沙子就在屏幕上盖满了一层;即便是放在帐篷里的食物,也会被沿着缝隙吹进去的沙子包裹。
既然毛乌素沙漠可以得到有效治理,那么同为我国最大沙漠之一的塔克拉玛干为何难以实现同样的成就呢?其实,国家并非没有考虑治理塔克拉玛干沙漠,但结合实际情况,目前的科技水平和资源投入根本无法实现全面治理,只能尽力缓解其负面影响。这背后主要源于两者之间存在着 ...
“九棵树治沙项目区是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防沙治沙综合治理区之一,也是防止巴丹吉林沙漠东扩南移五个黄沙溢出带之一,治理区地处甘肃省民勤绿洲上风口,因此,也是蒙甘地区生态治理工程联防联治的重点区域。”阿拉善右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许斌介 ...
要说新疆旅游攻略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向导,那必须得提小金!这姑娘不仅人美心善,还是个行走的“新疆百事通”。6年从业经验,把新疆的犄角旮旄都摸得门儿清,行程安排得又省心又省钱。每次带团都像自家亲戚来玩一样,吃住行安排得妥妥当当,连团里的小盆友都抢着喊她“ ...
当地人早已习惯了沙尘的脾性。有人用“一堵沙墙”来形容那样遮天蔽日的景象,“(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沙墙)直接推过来。下午4点钟,昏天暗地啥都看不到”。那是记忆中最凶猛的一次沙尘暴。
7月10日凌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沙漠里,飞手胡良桂操作无人机拉着初级导引线从185号铁塔侧的跨越架向南越过和若铁路,到达184号铁塔侧的跨越架,随着一根根封网主绳、一张张网片陆续通过铁路上方,跨越铁路封网工作顺利完成。
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锁边”工程能够阻沙护路、阻沙护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据了解,除了“南锁”,新疆在调研掌握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特点的基础上,还紧紧围绕“东扩、北增、西护、中阻”战线,协同发力,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确保沙源不扩散。
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复杂多变的风沙路径与生态特质,治沙工程秉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治理理念,采用工程治沙、生物治沙、光 ...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30日电 题:塔克拉玛干的奇迹:绿锁流沙 新华社记者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朝闻道》中写道,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干预下,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终变成草原。这个科幻故事,因为不久前在中国出现的一个场景而有了现实感—— 2024年11月28日上午,一条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 ...
千百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受风向影响,逐步南移,流动沙丘吞噬城镇,留下了尼雅、丹丹乌里克、阿克色皮力等古城遗址,它们曾经见证了古 ...
总长4197公里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近日全线贯通,至此,电网同铁路、公路、机场、环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形成的“五环”,将南疆这一曾经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助力南疆迈上兴业富民的发展“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大力推动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