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 月 22 日,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迎来罕见涨停潮,玻璃、纯碱、焦煤、焦炭、工业硅、多晶硅六大品种主力合约均强势封于涨停板。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了哪些信号呢?本文将为你深度剖析,带你一探究竟!
对于这轮行情的上涨逻辑,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最大的驱动因素源于供给侧,“反内卷”预期推升价格上涨,同时煤炭价格的上涨使下游电力成本提高,可能导致下游收缩供给,也带来了价格上涨的预期;需求侧,市场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加上城市更新、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建设等,又带来改善预期。与此同时,在全球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下,大宗商品关键战略原材料正面临定价重估。
4)大宗物流市场应用车辆超百万辆,市场规模大。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清洁能源等不同能源类型的重卡因具备低碳和经济性率先在大宗 ...
7月22日,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迎来罕见涨停潮。截至收盘,玻璃、纯碱、焦煤、焦炭、工业硅、多晶硅六大品种主力合约均强势封于涨停板。分析认为,本轮大涨核心 驱动力 为国家持续释放的“反内卷”政策信号,叠加当日流传的煤矿生产核查通知引发供应收紧预期。分析师提示,当前行情主要由政策预期推动,实际供需未显著改善,警惕高位波动及9月后复产带来的回调风险。
随着市场的持续上行,机构投资者的布局热情也明显高涨。7月以来,机构专用席位已通过大宗交易市场净买入了171家A股公司,其中16家净买入金额超过亿元。且观察发现,机构的关注点多聚焦在光伏、创新药、工程机械、AI等高景气板块。
2024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格局。 从能源到金属,价格走势的分化不仅体现了供需关系的博弈,更是各类经济因素交织的结果。 随着全球经济步伐的逐步复苏,地缘政治、重大经济体的降息策略、全球能源转型以及极端天气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之下,2025年大宗商品市场能否探底回升?
平均而言,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期间,大宗商品出口国产出增长下降约有三分之二是周期性的,三分之一是结构性的,反映了潜在增长下降。 这意味着,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曾长期大幅上涨的大宗商品出口国而言,近期增长放缓还反映出随着投资增长暴跌,增长潜力在削弱。
近日,大宗供应链巨头浙商中拓的重大诉讼终于有了进展。2024年7月,曾是全球第二大不锈钢供应商的江苏德龙被申请破产重整,影响了一大批供应 ...
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重大危机事件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会传导至中国经济。 本书首先以原油价格为切入点,详细探究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引入成品油价格管制这一政策因素,分析其在缓解价格冲击方面的缓冲作用,即“减震器”作用。
【李迅雷:目前市场对“反内卷”的预期过高 某些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 ...
今年11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并于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