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军事方面,朝廷对军队进行了大调整。之前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的朔方军,因为势力太大,让皇帝不放心。毕竟,谁都怕再冒出个安禄山式的人物。于是,朝廷就把朔方军一点点分化,在它原来的防区设立新的军镇,还让不同将领担任节度使。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名将,一个被长期剥夺兵权,一个郁郁而终,朔方军没了主心骨,势力也就慢慢分散了。与此同时,神策军崛起了。这神策军原本是西部边境的戍边部队,在吐蕃进攻长安时,忠诚地保 ...
看似偶然的“安史之乱”的爆发,把唐朝内部的问题全盘暴露出来,让大唐盛世戛然而止。显而易见,“安史之乱”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动乱,它不是王朝的终结者,而是一个国家在发展中落入的陷阱,暴露出来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
而安史之乱居然为中国推出了最伟大的诗人:杜甫。这是安禄山、史思明没有想到的,这是王维、李白、肃宗皇帝没有想到的,这也是杜甫自己没有想到的。 杜甫像. 杜甫的写作成就于安史之乱,没有安史之乱,他可能也就是个二流诗人。
21d
人民网 on MSN安史之乱有多乱?为何称为最疯狂的动乱?后来是怎么被平定的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这是一场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也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就开始惩罚这些投降者,甚至有人说唐朝的官员为什么都这么没骨气,敌军一来就投降,有人就认为是因为科举考试让大家不 ...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朝中央所实行的一系列军事政策的必然结果,就算没有安禄山,也有“王禄山”“李禄山”,在镇压叛乱的中央军队里,也有 ...
那么,我们摘掉付诸在安史之乱这段历史上的所有深刻意义,它无非是一个帝王想要追求享乐,一个妃子想要展现美貌,几个权臣想要满足贪欲 ...
从很多方面说,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是古代中国发展到阶段高点开始滑落的转折点。除了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外,亦有专家认为,8世纪中叶气候有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