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日,韩城矿务局总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完成首例“迷你中线导管穿刺置管术”。这一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医院在静脉治疗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为中长期输液患者提供了更安全、舒适的治疗选择,进一步完善了静脉治疗体系。
外周神经损伤(PNI)常由创伤、手术或感染引起,导致感觉与运动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神经再生能力有限,自体神经移植仍是临床治疗神经缺损(尤其长间隙缺损)的金标准,但面临供体神经短缺、供区并发症及高昂费用等挑战。神经导管(NGCs)作为替 ...
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记得点击星标,防止以后找不到我们哦!盛夏时节,高温多汗,对于需要长期携带PICC导管的患者来说,护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前两天在静脉导管门诊,一位新来的大叔面露困惑,护士主动询问:“大叔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大叔伸出手臂 ...
铂与铱的“黄金组合”:每根导管含铂0.1-0.23克、铱0.05-0.1克(品牌差异显著)。以2025年6月市场价计算,铂250元/克、铱800元/克,单根导管贵金属价值约25-60元。
器械之家医疗器械媒体报道先锋分享专业医疗器械知识关注来源:医械一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全球心脏电生理技术创新企业Stereotaxi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XS)近日宣布,其新一代MAGiC机器人磁导航消融导管的核心临床数据已在《介入心脏电生理学杂志》(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ac ...
导管尖端采用三通道设计:磁体通道含多段Φ1×2mm磁体实现磁响应,传感器通道集成FBG力传感器,工作通道可搭载活检钳(Φ1.8mm)或磁环内镜。通过外部磁场控制,导管可在支气管分叉处实现精准转向,同时FBG传感器实时监测接触力,形成"视觉-触觉"双模态反馈。
中国水电四局首套海上风电导管架在广东阳江公司建造下线. 近日,由阳江公司承制的公司首套海上风电导管架顺利建造下线,解锁了粤西地区本土海上风电导管架建造的密码,实现了阳江本地化生产建造技术和攻坚能力上“零”的突破。
这些导管通常由相变材料制成,通过热刺激来改变材料的刚度,从而实现多曲率弯曲,扩大了导管的工作空间。但这类基于相变材料的导管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其刚度从刚性到软性的完全变化周期长达 90 秒,这是因为材料的加热和冷却速度缓慢。
7月16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PICC置管室里,两位血液肿瘤患者通过“3CG磁导航定位技术”,成功置入了PICC导管,导管尖端精准定位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CAJ)。
2、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可减少冲、封管操作时间,并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无需提前配制冲洗液,操作流程上时间也大大缩短,螺 ...
8月21日,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宣布,其电生理领域代表全球前沿科技的新一代一次性使用网状磁电定位标测导管(以下简称:Advisor HD Grid标 ...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是一种非浸润性的乳腺癌前期病变,多通过筛查被发现,约占筛查检出乳腺癌病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