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老人说,平均一天做一两根“爱心拐棍”,赠送出去的拐棍粗略估计已经有上万根了。 “留下德行比留下钱财更重要” 为什么制作这么多“爱心 ...
导语:拐棍,这个在17世纪时欧洲绅士必备的物件,在以车代步的今天并没有被彻底送进博物馆,不少欧洲的绅士还在坚持拄棍出门,象征自己对传统生活理念的坚守。而与此同时,拐棍也融入更多先进技术元素,成为西方新生代指尖缠绕的时尚装备。
遇上下雨、下雪天,他都会将做好的拐棍放在附近的公交站、地下通道,方便腿脚不好的行人使用。 记者了解到,边银良自1998年开始就制作“爱心拐棍”,至今已经20年了。老人说,平均一天做一两根“爱心拐棍”,赠送出去的拐棍粗略估计已经有上万根了。
要万一他上大学,这些拐棍全拿掉,他没有能力支撑自己怎么办呢? 哪怕最终真靠“拐棍”把儿子弄进世界名牌大学,可儿子学习跟不上,最后神经 ...
拐棍用处的变迁 拐棍在世界各地被使用的目的,最初就不一样。在北美地区拐棍最早是牧羊人用来方便自己在泥泞草地里行走的工具。从17世纪开始,欧洲人就已经明确拐棍的作用,主要就是装饰自己。
新华社重庆2月3日电 题:重庆“拐棍队长”:拄一根拐棍走过近6年扶贫路 新华社记者 韩振、陈青冰、周文冲 尽管村民们都脱了贫,但“拐棍队长 ...
欢迎来到不二书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篇组图,是来自于二战时期的彩色老照片。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这 ...
重庆“拐棍队长”:拄一根拐棍走过近6年扶贫路 ---尽管村民们都脱了贫,但“拐棍队长”刘红依然在田间地头忙碌。他跟群众一起对产业大棚进行修复,以准备接下来的育苗、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