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1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为苏联时代的一部小说,今天的俄罗斯依然不断重版这部小说,直到2025年,依然有出版社在重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纪念反法西斯胜利八十周年这一重大的时间节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着富有动作性的故事,有着个性鲜明的人物 ...
7月25日至28日,汇聚百万图书、千场活动、4500展位的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将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届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将携全新升级的《时间简史(插图版)》重磅展出。
在明代,除了“全像”、“出像”和“绣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插图术语,比如“偏相”、“合像”、“图像”等。虽然这些术语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它们同样反映了当时书坊主对插图风格的探索和创新。这些术语的流变,不仅仅是书籍制作技术的进步,更是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体现。
乌萨切夫插图版本(1977年)最近,按顺序,逐一介绍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版中的插图,至目前为止,共介绍了四位苏联画家。这些画家,国内书刊与网络媒体上介绍甚少,包括最为知名的列兹尼琴科版插图,国内的媒体上也少有介绍。目前,我们介绍的这四位苏联画家分别是:1、 列兹尼琴 ...
明代是中国古代图书出版的黄金时期,伴随着书籍的刊印诞生了许多精美的版刻插图,其中《西厢记》插图占据着重要地位并被奉为圭臬。究其缘由 ...
插图之于文学作品的作用,当然不仅是阐释。常常是,插图内容的丰富性超过了文本,表达着画家独立的艺术精神,而图像的特点,是表达的不确定性,使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联想。这就是插图有时可视为单幅作品而独立存在的原因了。
晋剧不仅仅是故事中的一个元素,更是外公与小女孩之间情感的纽带。它承载着他们共同的回忆,也象征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通过这样的插图,罗澜希望能够引发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关注与思考,让更多人了解到晋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本文只就插图视角看这35幅精美插图的来龙去脉以及相涉话题。 剧名与这个版本印行的时间,与今天的大多数读者来说,可能大都不是太清楚。 剧名,不叫《牡丹亭》而直接叫《还魂记》(此剧先前叫《牡丹亭还魂记》)。
针对教材插图被诟病,5月28日,教育部回应称,已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教材插图,人教社随即回应,将启动相关 ...
插图本《林海雪原》内页. 也许十七年(1949-1966)文学,只剩下点儿收藏的价值了,朱自清曾说:“新文学家虽诋此派作家为文丐,但彼等对于新 ...
“中国民族古籍文献插图艺术研究学术论坛”开幕现场. 6月24日上午9点,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国家民委民族美术创意创新研究中心协办,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民族古籍文献插图艺术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民族古籍文献插图艺术研究学术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