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得益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混撒拉村年均日照时长超过2700小时,成为发展光伏产业的天然宝地。在这里,灿烂的阳光正不断转化为村民手中实实在在的财富。目前,全村20余户农房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6500平方米,冬天保暖,夏天遮阴,年发电量60 ...
图为绣娘正在进行刺绣。 祁增蓓 摄 中新网青海循化7月7日电 题:青海撒拉族刺绣:“刺”破传承困境 “绣”出美好生活 作者 祁增蓓 夏日炎炎,在 ...
撒拉人也有使用土尔克文记事的个案,但这毕竟是微乎其微的特殊事件,也仅仅局限于熟悉阿拉伯字母的阿訇以撒拉话的形式的记事性《杂学本本 ...
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一带,以木、石、土为材料的篱笆楼是当地撒拉族传统民居,因楼房墙体用树条笆桩制作而成,故得名篱笆楼 ...
1949年11月出生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进明,向调查组成员介绍了撒拉 ...
题:撒拉宴席:“农牧结合”的独家风味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品尝之后,我想到《中国烹饪》的读者未必有此机会。张海宁将近20斤的草镖羊肉 ...
青海日报融媒体7月22日讯(记者 ...
图为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撒拉族历史文化地标骆驼泉内,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唐一泓(前排中)和当地讲解员进行交流。 马铭言 摄 8月5日,“歪果仁 ...
文/马明良. 风云际会,机缘巧合,撒拉族与蒙古族的交往交流就是如此。 13世纪初撒拉族先祖尕勒莽和阿赫莽一行由中亚的东迁为什么不直奔循化而 ...
撒拉族刺绣源远流长,以针法细腻、工艺精湛、立体感强、手法独特而著称。 长期以来,撒拉族刺绣保留和完善了自己的原始风貌,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所绣花卉、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其刺绣工艺精湛能与苏绣、湘绣相媲美。
由青海省民族影视译制中心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共同推出的首部撒拉语电影译制片《举起手来》将于近日首映。影片不仅从主题曲到人物对话为撒拉 ...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与气象局联合发布气象预警,预计在2025年07月17日19时至07月18日19时,县内将出现显著的降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为Ⅱ级(橙色预警)。在未来48小时内,该地区面临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公众需密切关注降水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