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文革50周年之际,中国媒体鲜见对这场“十年浩劫”的报道与评论。只有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于17日凌晨在网络上发文强调“以史为鉴”,重申中共 ...
文革爆发五十周年之际,我们邀请旅美文革研究学者宋永毅先生向大家介绍一下海内外文革研究的现状。在种种迹象显示文革回潮的背景下,我们也 ...
198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六中全会,会上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这一历史性结论不仅反映了党、军队和全国人民的一致共识,也是对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
2017年12月,57岁的黄帅在北京去世。当今中国年轻人对这个名字已经十分陌生,但早在文革中的70年代,她曾经被看作是反潮流“革命小闯将”,闻名 ...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首次接见百万红卫兵。毛的一句"要武嘛"给暴力文革全面展开"撑了腰"。十年文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经历 ...
毛的文革遗产究竟是什么,应如何界定?目前学术界有各种说法,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做出解读,五花八门,见仁见智。我不想介入各种观点的争论 ...
今年是文革发生五十周年。五十年前的5月16号,中共政治局发出的“五一六通知”,被认为是文革开始的标志。为此今天的焦点对话进行文革专题 ...
5月16日是被称为“10年浩劫”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发动50周年纪念日。 中国官方到目前为止尚未举行纪念活动,官媒对“文革50周年”的到来也沉默不语。
凤凰网那篇文章确定的判断——“‘坏人’变老了”,是把原因追溯到文革的消极后果——对于社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破坏。早在1980年代,社会学家沙莲香教授就曾深入调查过“文革”对中国人人格特质的影响。通过社会学调查,比较”文革“前、“文革”中和“改革开放”后 ...
王沪宁:“文革”反思与政治体制改革 进入专题 : 文化大革命 政治体制改革 王沪宁 二十年前,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 ...
1960年代末,中国文革思潮和艺术一度“攻陷”长期被西方垄断的现代艺术殿堂,宣传“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革命有理、造反无罪”,“破四旧 ...
关于“文革”:道歉是有价值的. 中国青年报:你刚才提到“文革”。“文革”对国人来说有绕不开的影响,你的书中也有很多对“文革”的评论。现在很多从“文革”过来的人,开始忏悔道歉,如陈小鲁、宋彬彬。你怎么看?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