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览 “木刻记忆:1931-1945年中国艺术家的视觉实践与媒介传播”将于2025年7月29日至9月20日在何香凝美术馆展出。
中国版画艺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荣宝斋木版水印于1958年印制出版了《中国版画选》,精选了167幅中国古代版画代表作,并由郑振铎先生作序。该选集涵盖了从唐代至明清时期的版画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宗教、文学与美术等领域,呈现了一个繁华精彩的图像世界。这部浩瀚的版画作品集,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版画的千年脉络,展现了 ...
7月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在津举行。会议现场特别设置了非遗展示区。具有天津非遗技艺代表性的泥人张彩塑、郑氏漆器、杨柳青木版年画进行了现场展示,与会嘉宾饶有兴致地参观、体验。
木版水印大致可分为勾描、分版、雕版、印刷等工序。勾描是木版水印工艺的“基础”,勾描师傅需拥有丰富的传统绘画经验,对原作的风格及韵味 ...
自11月27日本报在A01版、A03版报道了滑县慈周寨乡前二村新发现我国木版年画“活化石”产地以来,各大媒体和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一些境外媒体也 ...
滑县木版年画史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创始于明朝初年,鼎盛于清代,因一直深藏民间而世人鲜知。2006年11月,冯骥才到滑县考察后称滑县木版年画是“普查、抢救文化遗产的一个惊人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新发现的一个年画产品”。“一种失落的文明,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
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人代表、杨家埠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杨洛书长子杨付江在致辞中对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永新华韵此次为父亲筹办木版年画展 ...
回首荣宝斋木版水印的发展过程时,不禁会回忆起一些共同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正是他们的努力与坚持,形成了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将这些故事串 ...
刻印在木版上的“年味” 日前,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落下帷幕。艺术节上,漳州木版年画与12个国家的130个非遗项目、千余件展品 ...
周家口木版年画依然保留传统的制作工艺,制作一幅年画往往需要5大步骤,一般一副彩色年画至少有5个颜色,也就是要制作5个不同颜色的木版。 新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由知名传统木版年画传承人精心设计的生肖邮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发行量一举突破百万大关,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创新的又 ...
漳州木版年画起于宋,兴于明清的民间艺术,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等地共享“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的盛名,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