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日,温祺芳的女儿温阿荣将父亲130多件实物资料捐赠给侨博,其中包括1948年解放东北纪念章、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工纪念章、大庆全民会战纪念章、历史照片、收集整理南侨机工资料的通信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中缅边境,钢架斑驳的畹町桥仍镌刻着烽火记忆。   1938年,日军全面封锁中国后,滇缅公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唯一陆路通道。长不过百米的畹町桥,成为“抗战生命线”的“咽喉”。
云岭时评特约评论员 耿立春 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书写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光辉诗篇。在祖国西南边疆,满怀赤子之心的南侨机工,于滇缅公路的崇山峻岭间打通“抗战生命线”,他们的故事镌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里,是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宝贵财富。
铁丝窝坡是滇缅公路的补给站之一,曾遭日军敌机轰炸,近300名南侨机工和当地村民牺牲于此。逃过一劫的村民将南侨机工随身携带的行军床用作担架,搬运伤员和牺牲者。
中新网海口7月20日电 (黄方舟)首部聚焦琼籍南侨机工群体的纪录片《南海之光 (海南篇)》20日在海口首映。该片以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当事人口述回忆及实地拍摄素材为基础,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海南籍南侨机工投身抗战的英勇事迹。
抗战时期,还有大量侨胞涌入大后方昆明避难。为了不让南侨机工子女和华侨儿童流浪街头,在陈嘉庚办学理念的倡导下,经侨领侯西反、南侨机工白清泉等爱国华侨筹建,1943年在昆明福建会馆设立了侨光小学。
题:陈达娅:追寻南侨机工的历史,是一场自我疗愈 “我的父亲1987年过世。”陈达娅意识到:无论是印象中沉默的父亲,还是南侨机工这个群体 ...
7月13日,海南海口,华裔大学生向《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雕塑敬献鲜花。当日,参加2025海外华裔大学生海南研习活动的华裔学子来到海南青少年科技公园广场,瞻仰雕塑,并聆听创作雕塑的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陈学博讲述南侨机工的抗战往事。
海口市民观看“铁血滇缅”纪念展。抗战时期琼籍南侨机工翁家贵的临时护照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成立大会在南洋华侨中学礼堂举行。马来亚各地应征机工乘船抵新加坡集,影像再现南侨机工抗战史——赤子功勋 滇缅壮歌--党史频道 ...
11月12日凌晨2点,云南最后一位南侨机工罗开瑚在昆明去世,享年102岁。罗开瑚老人离世后,国内健在的南侨机工仅剩1人。罗开瑚于1918年7月15日生于海南省文昌市重兴镇甘村乡鲤塘村。
机工陈团圆被日军活埋 妻子被乡亲拖离现场. 解说:从印度加尔各答到中国昆明,从重庆到延安,滇缅公路中断了,南侨机工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踊跃地投身抗日战争的各个地方、各条战线,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新华网海口7月20日电(张瑜)7月20日,首部聚焦海南籍南侨机工群体的纪录片《南海之光——海南篇》首映式在海口举办。海南省人大、省委统战部、省侨办等多部门负责人及相关省侨办代表、南侨机工后代代表、历史研究专家学者、多个国家海南商会或会馆的负责人等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