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对于那些夏天怕热又怕空调直吹的人来说,这款柞蚕丝夏凉被简直是量身定制。它既不会像普通棉被那样闷热,又不会像薄毯子那样无法抵御空调的凉意,让你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享受舒适睡眠。
柞蚕从9月下旬开始“纺织”工作以后,就会在枝头“织”出一枚枚白胖的蚕茧。刘晓光和蚕农们把蚕茧连同缠绕在一起的叶片采摘下来,放到斜挎在 ...
宁安市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柞林面积达143万亩,是柞蚕的天然栖息地。这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125-145天,为柞蚕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生产出的柞蚕茧型大、茧层厚、解舒率高。
4月14日,作为东辽县优势特色产业、生态农业之一的“东辽柞蚕”拥有了“新身份”,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东辽柞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 ...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是世界柞蚕业科技成果的集中发源地,一直保持着柞蚕科学研究及柞蚕业实用技术的国内外领先地位,建所以来共取得包括5项 ...
由于柞蚕生产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成为山区农民致富最好的短平快项目,早些年在群众中流传着“种地吃饭,养蚕花钱”的农谚,养殖柞蚕成为山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南召柞蚕是放养在山坡、丘陵的柞树上,春蚕吃柞叶,喝露水,结茧在柞树上。
柞蚕丝作为渤海靺鞨绣的核心原料,其制作工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安市通过发展柞蚕产业,不仅保护了这一传统技艺,还推动了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柞蚕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对柞林生态系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6月下旬,是春蚕开始作茧的时节。在位于丹东凤城市的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科学研究所里,五彩斑斓的柞蚕宝宝有的在悠然地啃食树叶,有的开始吐丝 ...
柞蚕养殖区的柞坡郁郁葱葱,为柞蚕养殖提供了丰厚而鲜嫩的“美食”原料。 有着20多年养蚕经验的老蚕农杨学义正在察看柞蚕长势,一只只圆滚滚的柞蚕宝宝在柞叶的“美餐”中尽情享受,显得十分娇嫩可爱。
3月19日,随着春醒大地,河南省鲁山县一年一度的春季柞蚕制种工作拉开帷幕。作为“中国柞蚕之都”和“国家一化柞蚕生态原产地”,鲁山县凭借 ...
印度北部和中部部落以热带柞蚕(Antheraea mylitta D.)养殖为生,但户外养殖使柞蚕易染病致收成受损。研究人员从患病二龄幼虫中分离鉴定出新型致病菌 SBP-1(与 Serratia nematodiphila 菌株 PDRT 相似度超 99%)。该菌毒力强,首次报道其引发柞蚕败血症,对蚕业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