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有人说:不懂格律就不要写诗,但太懂格律就不会写诗,你认同吗?这句话前后都是笑话。不懂格律就不要写诗这是个对格律半通不通的人说的话 ...
至于现代诗人,还是格律诗人,对意境的研究都是需要的。 只不过现代诗忽略了格律这一步,而格律诗人非但要学习使用格律,还要学会格律下的 ...
格律诗词是个适合与自由诗词相对举的名称,二者的根本区别是讲不讲格律。 在数千年中华文化中发育成熟的格律诗词,近百年来被称为“旧体诗词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5 天

格律诗词创作之我见

本文转自:梅州日报□黄向欣格律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文脉的韵律之美。如何写好格律诗词,这需要我们既敬畏传统,又融入新意。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感悟,希望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积累诗词,多读经典。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若我们诗词积累多了, ...
其实,构成格律的因素多与韵式(韵式中包含诗或诗节的行数)、音步、音节有关,因此语体诗具备构成各种格律的条件。 但新诗出现以来虽有不少品种,却由于种种原因,似未形成定型诗体——汉俳正式登场(1980)前,在严肃的语体诗歌中,大概只有十四行诗这种外国诗体可算唯一有固定行数的。
话再说回来,诗词格律虽不是“镣铐”,但若要真正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格律诗词的美妙和 ...
古体诗研习者“渝文”就认为:格律本是诗词的各种形式精致化和写作者专业化的结果,并非本来如此。格律是诗词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起因。这与 ...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诗文、书法、绘画与印章常常紧密相连。许多有成就的大艺术家如王维、苏轼在这些领域都有所建树。书画虽然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门类,但本质上同源。如今,不少追求传统意境的艺术家也在努力达到“诗书画印”四全,青年艺术家怀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诗文、书法、绘画与印章常常紧密结合。许多有成就的大艺术家如王维、苏轼,在这些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书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为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其根源是相通的。如今,不少追求传统意境的艺术家也在努力达到“诗书画印”四全,青年艺术家怀馥便 ...
2月22日,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在南川凤凰山中颐油茶基地举行,有近30位诗友参加。 上午九点,诗友们乘一辆大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