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今年3月,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受邀来到北京,3天时间里,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进行了4场讲座。72岁的桑德尔受到了年轻学子们的热烈欢迎。在北大演讲现场,学生们拿着不同版本的《公正(Justice)》讲稿,准备演讲结束后找桑德尔签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拿《公正》练习英语 ...
2016年,桑德尔曾就“中国人对待市场的态度”、“如何正确理解市场的作用”等问题接受过新京报书评周刊的专访。五年之后,桑德尔的新书《精英的傲慢》中文版上市,这次他把矛头指向了“优绩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观点。
桑德尔: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尝试着回答。 首先我认为这个悖论是切实存在的。 我们近些年看到的反智主义和民粹主义就像前面讲的是一种对 ...
桑德尔教授讲座图。本文来源: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迈克尔·桑德尔:人工智能的伦理3月11日 ...
很多圈内人觉得桑德尔的理论含金量并不高,有点类似于中国“百家讲坛”上的布道者。但在这几年,桑德尔却成了名满天下的超级学术明星,尤其 ...
哲学家李泽厚今年已经84岁,他本人对迈克尔·桑德尔的学术研究也比较熟悉,在三联书店即将出版的李泽厚对话体新书《回应桑德尔及其他》中,他 ...
上课时间暂定5月,地点华东师大. 其新书《回应桑德尔及其他》即将出版. 在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公正课”上,桑德尔与在场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关于“公正”问题的讨论,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即将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的伦理学的研讨班也将以这样的形式展开。
“桑德尔对罗尔斯笔下的原子式个人大加批驳。在他看来,原子式的个人是不存在的,个体必定受到共同体的形塑,并对后者承担义务,而这种义务 ...
桑德尔教授的《民主的不满》一书,我阅读之后,从中获得了很多有关美国政治历史的知识,也从儒学的角度产生一些想法,以下我谈几点: 第一,有关政府的道德中立性。桑德尔此书开篇即坦承如下的感觉:“从家庭到邻里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