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 天
GMW News on MSN2024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为二十多年来最优光明日报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崔兴毅 ...
植被多样性监测是生态保护的“眼睛”,但传统人工调查耗时耗力——爬山路、辨物种、记数据,一个样点就要花上大半天,遇上相似植物还容易“傻傻分不清”,工作效率难以提升。为此,常州中心充分发挥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科研平台优势,大力开展技术融合创新,将无 ...
随着《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决议的推进,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植树为主的生态修复浪潮。然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正在引发新的生态危机——在非洲萨赫勒地区,"绿色长城"项目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北欧地区植树反而因反照率效应加剧变暖;热带草原被外来树种取代造成生物多样性崩溃。这些教训暴露出当前恢复实践的关键盲点:我们缺乏对自然植被本底状态的系统认知,更忽视了火和草食动物等生态过程对植被格局的塑造作用。
北极地区正经历着全球最显著的气候变化,其植被覆盖变化直接影响永久冻土稳定性和全球碳循环。然而,现有北极植被数据存在严重碎片化问题:不同研究团队采用差异化的采集方法(如视觉估计法或点截法)、命名标准(如物种级或属级记录)和存储格式,导致数据难以整合应用。这种混乱局面严重制约了高精度遥感制图和地球系统模型(ESMs)的预测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全球植被是否变绿了,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在近期最新上线的《自然》子刊《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创刊号上,北京大学 ...
据新华社报道,希腊雅典国家天文台在16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说,2024年8月大火烧毁植被后,首都雅典周边地区的土壤表面局部升温高达10摄氏度,提示自然灾害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不容忽视。当地时间2025年7月9日,希腊东阿提卡奥罗波斯地区阿斯普罗霍里村附近 ...
河谷两岸澜沧江流域的山地,在上游地区从“地中海”硬叶常绿阔叶林进到类似于北方寒温带的针叶林植被,在下游流域山地,则是东南亚热带山地 ...
图为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境内,植被随山体升高而变化。 本报记者徐驭尧摄 核心阅读 在青藏高原的山区,随着海拔变化,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不同植被带之间,是高山植被过渡带,其变化演替是监测高原生态 ...
本研究对黄土高原的两个小流域的三种植被的pH值进行比较发现,pH 值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略有差异,但其都在8.0—8.9之间,其中定西三块样地的pH值都 ...
3 天
光明网 on MSN兰州大学:以科技助力新能源基地变“绿洲”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被认为是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的关键。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刘建全教授团队选育的抗旱四倍体白刺表现出优异的抗逆特性;杜彦磊教授针对治沙工程需求,选育出“光伏专用”匍匐型紫花苜蓿新品系……“这些创新成果促进了生态型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进程与成果转化,有力推动了光伏治沙项目的实施。”张峰说。
据悉,《山东植被志》将山东省植被类型首次进行了完整、全面、规范地收录编纂。 5月22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揭幕发布《山东植被志》,并与驻 ...
证券日报网讯 冠中生态7月2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业务涉及水库消落带的植被恢复,但不涉及水电站的工程建设。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