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人民网安阳7月20日电 (辛静)随着暑期的到来,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日均接待量6000 人次,较平日增长10%-15%,青少年游客增长量尤为明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日讯(记者万建辉)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日前正式开馆,近4000件套商文化文物与公众见面,沉睡三千多年的商 ...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1928年10月13日,殷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员董作宾的主持下,“中国传统的金石学拥抱了来自西方的田野考古学”,中国有了历史上第一次科学考古工作。随后,著名的“后岗三叠层”被发现,证实了中国历史从史前到历史时期的一脉相承。
7月20日,在豫参加第八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河南集结营研学的海外华裔青少年走进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厚重的殷商文明。图为华裔青少年观看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斝”。 连晨宇 摄 ...
1928年10月13日,一群考古人在河南安阳的大地上,开启了一场对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发掘之旅。到今年,90年过去,不少人将这一次发掘开启的 ...
图①:游客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 本报记者张文豪摄 图②:玉鹅。 殷墟博物馆提供 图③:屯南甲骨。 殷墟博物馆提供 “子何人哉”特展中的甲骨展品。 殷墟博物馆提供 殷墟博物馆新馆外,讲好殷墟故事 传承中华文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新闻报道 ...
文:唐际根原标题:纪念殷墟发掘九十年,并不仅因为地下遗存证实商王朝的存在殷墟是商王朝都邑,甲骨文称之为“大邑商”。1928年10月13日 ...
在殷墟诸多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 殷墟博物馆新馆中展有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甲骨。 3000多年前的一天,商王带领他 ...
2024年8月25日,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迎来了2月26日开馆以来的第100万名游客——来自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62岁的董先生。 至此,殷墟博物馆接待 ...
解读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殷墟考古成果探查 ---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号坑的年代应该是在殷墟四期,也就是商代最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