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完整解析水稻中的SA合成途径后,研究人员进一步验证了该途径对水稻抗稻瘟病菌的重要性。此外,通过 VIGS ...
值得注意的是,编码这三个步骤中的三种关键酶的基因 (BEBT、BBO 和 BSH)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柳树、杨树、大豆(双子叶植物)和水稻(单子叶植物)来源的基因均能回补本氏烟草水杨酸缺失突变体的表型; ...
早在东汉时期,柳枝具有“祛风、止痛”功效就详细记载于《神农本草经》。19世纪,人类首次从柳树中提取出止痛功效的关键成分——水杨酸,并进一步合成为闻名于世的药物阿司匹林。
上周,在最新一期的顶刊Nature和Science上,有两所学校纷纷创造了历史,分别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了学校的首篇Nature和首篇Science,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
潘荣辉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特异性调控水杨酸合成上游通路的基因CNL,借助自主研发的AI工具,通过大量的多组学数据关联分析,在水稻中找到分布在植物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和细胞质三个区室中的关键合成酶——酰基转移酶、羟化酶和水解酶。敲除水稻体内这三 ...
2025年7月23日,我院张跃林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发表题为“ Three-step biosynthesis of salicylic acid from benzoyl-CoA in plants ”的突破性研究,首次完整解析植物中一条全新的水杨酸合成通路“PAL/BSH途径”,并证明该通路在种子植物中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 ...
水杨酸(SA)是柳树皮中古老的消炎成分、药物阿司匹林的前体,更是植物对抗病原体的核心防御激素。其生物合成途径一直是植物科学领域的重大谜题。7月23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跃林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发表题为“Three-step ...
记者24日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潘荣辉研究员团队联合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范鹏祥研究员团队首次完整解析了水稻、番茄、小麦、棉花等作物的水杨酸合成通路。这项研究重写了植物水杨酸合成的经典理论,也有望为未来培育广谱抗病农作物提供全新的“导航图”。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
科学家揭示了水杨酸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关键信号机制.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3-12-14 16:54. 结直肠癌(crc)是第三大最常诊断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诊断 ...
但水杨酸有一股浓烈的酸味,同时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刺激性强,因此临床上使用受到了限制。 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在水杨酸的基础上合成了 ...
植物水杨酸控油祛痘精华露全线上市,拥有绿色生物科技基因的护肤品牌yokia悦可雅,一直秉持科学植萃功效护肤的卓效理念,此次联合国内顶级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