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瞪着大眼睛、挂着肥耳、顶着高鼻子的三星堆人7月22日起在宁波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引起了广泛关注。拥有引以为傲的河姆渡文化的宁波人如何看这个“外星人”?三星堆人和河姆渡人在一起聊天,会不会把天聊死?相差几千年,他们之间存在的不是代沟,而是“鸿沟”。不过, ...
今年是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如何让沉睡七千多年甚至更远年代的河姆渡文化“活起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翻译制作中心、融合发展中心 ...
河姆渡遗址 撰文黄春晓 余姚市委宣传部供图 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猪纹陶钵、人工栽培稻遗物10月27日,324件(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从余姚启程 ...
第一步,他们先去余姚河姆渡镇蹲点、调研,一有假期就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跑,大量的文物、模型、图像都被收集成为卡牌的灵感来源。 有了创作 ...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为重建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清晰的窗口,改变了人们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都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使河姆渡文化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几乎家喻户晓的一支。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说明,在长江流域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遗址首次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孙国平说。 2023年11月3日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旁拍摄的石碑。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
河姆渡文明时期人们的劳动场景休馆一年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经过改造,将于5月27日重新与大家见面。经过精心翻修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会有什么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浙江省博物馆藏。 鲻山遗址出土的鸟形象牙匕,余姚博物馆藏。 本文图片均由杜建坡摄 1973年夏天,在浙江宁波余姚黄 ...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突出代表。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为重建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打开了一扇清晰的窗口,改变了人们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认识,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都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国博举办河姆渡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考古成果特展 呈现远古江南风情画卷 本报记者 邹雅婷 1973年夏天,在浙江宁波余姚黄墓山下河床边,河姆渡遗址 ...
傅贵荣建议加大河姆渡大遗址群保护利用 ,做好申遗预备。受访者供图 傅贵荣表示,近年来余姚市持续抓好规划引领、做好考古发掘与研究、用好文化赋能、讲好历史故事等工作,在保护河姆渡文化等史前文化方面已做了一定探索。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造型兼具野猪和家猪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猪驯化的过程。田螺山遗址出土的鹅肢骨,距今有7150年至6670年的历史,它们或可证明鹅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 河姆渡先民生活的村落周围水网纵横,乘舟出行是其主要交通方式。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