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2022年11月在中国湖北武汉主会场和瑞士日内瓦分会场同步举办。蒙巴指出,COP14举办以来,中国充分发挥大会主席国和《湿地公约》常委会主席作用,确保会上提出的所有决议草案都得到有效处理和落实,彰显了中国在 ...
红树林面积净增长0.83万公顷,2025年监测到途经我国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的候鸟总数,较2024年增加14%。同时持续开展国际合作,为全球湿地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当地时间23日至31日在津巴布韦举行。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我国是湿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加入公约以来,我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律文件,成立跨部门的国家履约委员会,加强了对包括82处国际重要湿地、600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内的湿地生态的保护管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绩。
水是生命的源泉,城是生存的家园。水与城交融共生,活现一个吐纳呼吸的生命,国际湿地城市就是这样的集大成者。7月24日,在《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正式揭晓并授牌,苏州成功上榜。至此,江苏拥有常熟、盐城和苏州三座国际湿地城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目前,崇明区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是崇明的两块国际重要湿地,也是被成功认证为国际湿地城市的重要倚仗。此外,崇明还有西沙国家湿地公园、东风西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北湖湿地、青草沙饮用水 ...
7月24日,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结果在津巴布韦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正式公布,杭州市成功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成为浙江省首批获得认证的城市。 一场跨越五年的认证之路,不仅见证了杭州从“江南水乡”到“湿地城市”的生态蝶变,更为全球湿地协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杭州与湿地的渊源,可追溯至良渚时期。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依水而居,在沼泽湿地中筑坝修渠,创造了世界最早的稻作农 ...
新华社快讯: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浙江温州、湖南岳阳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发现,梁平有2个湿地类7个湿地型1.98万公顷湿地资源,湿地率10.45%。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平区推进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打造以 ...
景区有4000米观光木栈道,游客可徒步游览观鸟岛、麋鹿岛等区域,欣赏湿地美景。景区还设有稻田景观、动物散养区等,游客可体验农耕乐趣、与动物亲密互动。景区内的水上小火车、双人皮划艇等项目也很有特色,能让游客从不同角度感受湿地的魅力。
11月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习近平主席指出:“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
作为鹤岗市“市鸟”的东方白鹳,今年回巢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0余只,均安“家”在嘟噜河湿地。当阵阵清风吹过,金黄色的芦苇随风摇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