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8月12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用整版篇幅向国际社会讲述灵渠,这条流淌千年运河的古韵今辉。报道用护渠陡军后人的故事开场,综合采访当地专家学者 ...
“灵渠的建成不但巩固了国家统一,更促进了中原文化沿着灵渠水路向岭南地区的广泛传播。”在灵渠博物院内,学员们驻足文物展柜前,聆听讲解员借助文物讲述这条千年古运河见证中原与岭南交流融合的故事。这正是广西文化和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实践活动 ...
那么,为什么他们要抹去秦始皇修灵渠统一岭南的历史呢?这个问题的根源可追溯至东汉之前的先秦古籍《山海经》,该书明确记载舜帝的葬地位于湘江源头的全州九疑山。而东汉以后的一些文献则声称舜帝葬于潇水流域的宁远九嶷山,究竟该信谁的呢?这就形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历 ...
灵渠所处的桂林市兴安县,处于五岭之中的都庞岭和越城岭之间。东南有纵贯都庞岭的海洋山系,发源了属于长江水系的湘江;西北部为越城岭山脉 ...
灵渠“天下第一陡”开闸启航仪式重现秦军开闸启航盛况。中新社发 唐梦宪 摄 灵渠所处的桂林市兴安县,处于五岭之中的都庞岭和越城岭之间。东南有纵贯都庞岭的海洋山系,发源了属于长江水系的湘江;西北部为越城岭山脉,发源了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
灵渠博物院院长唐莉静说:“文物不可再生,它是赓续传承民族历史文脉的优秀资源,必须‘保’起来,留存历史记忆,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 2 “美”起来 焕发千年灵渠时代新姿. 运河之美,因水而生;灵渠文化,依水绵延。
中新社桂林8月22日电题:探秘千年古运河灵渠:消失的“陡军”回归的文化作者朱柳融“‘陡军’是一个特殊的、对灵渠有贡献的团体。”广西桂林 ...
“‘陡军’是一个特殊的、对灵渠有贡献的团体。”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灵渠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建新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陡军文化是灵渠 ...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建成于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沟通湘水与漓水,让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得以连通,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 ...
原标题:2023《灵渠》宣传片正式上线 向世界讲述千年古运河的历史和新生. 灵渠,是中国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中国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23年,世界运河大会研讨会在兴安县灵渠畔举办 ...
据介绍,唐兆民先生是灵渠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灵渠文献粹编》一书,于1982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 该书是目前最全面、最系统地介绍灵渠历史文献的书籍,是研究灵渠的必备工具书之一。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