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固本安边: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 聂选华 著. isbn:978-7-5227-0844-7. 2022年10月. 定价:16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为 ...
李文海先生聚焦于中国灾荒史,始于40年前,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灾荒史研究团队,夏明方等是团队的核心成员,他们汇中西之长,促自然与人文学科之融合,探灾害与社会之互动,形成了鲜明的研究风格和传统,他们结合新时代新理念、新问题、新材料、新工具、新方法,将中 ...
时间快得就像被偷走了一样,但《熊镇的故事》还在按部就班的上演,为忙碌中的人们,打开一个明亮温暖的世界。 自2018年起《熊镇的故事》系列 ...
对“灾荒”的描绘无疑是剧集最为出彩的地方,导演几乎将所有预算都砸在了“真实”上。演员们脸上的干裂妆容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渐脱落,村民穿的破旧棉衣内藏的并非棉花,而是芦花,连赵齐家那土炕上铺的稻草都带着发霉的暗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场戏:赵齐用系统奖励 ...
第一集,灾荒的恐怖如阴影笼罩大地,村庄里粮食绝收,百姓们面色枯黄,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主角看着家中仅剩的一点口粮,深知这样下去全家都将饿死。就在此时,系统突然绑定,如同黑暗中透进的一丝曙光。系统发布的首个任务便是寻找一种生长周期短且能在贫瘠土地存活的作物种子,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让主角燃起了希望之火。他四处翻找书籍、询问村里老人,终于在一处废弃角落找到了几粒珍贵的种子,这一集,开启了主角在 ...
红薯好种、产量高、适应性强,一亩地轻松出个三四千斤。放在灾荒年代,它救过无数人的命。但奇怪的是,现代农业越发达,红薯反而越“边缘”,从来没能像小麦、水稻、玉米那样,成为真正的主粮。这到底是为什么?
原标题:走出灾荒:如何破除传统中国的“粮食不安全”当下疫情既是我国灾荒历史的时间延伸,也是世界灾害的一个侧影。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 ...
灾荒救助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把“赈济灾荒”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主要内容。1939年4月4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把“救济难民灾民”作为主要施政方针。
灾荒与经济萧条,是有人类以来挥之不去的噩梦。范仲淹主政浙西时,就发生了波及整个江浙一带的严重灾荒。范仲淹是如何应对的呢?北宋著名 ...
唐后期发生灾荒时,地方政府提倡优“贷贫民”(《新唐书》卷103《苏世长传附弁传》),最高决策者也主张要“唯赈恤贫民”(《旧唐书》卷162《潘孟阳传》),以贫民为灾荒救济重点的原则从此确立下来。
著名灾荒史专家、灾赈志的主持人李文海教授向大会提供了撰写大纲及各篇细目,与会者在基本肯定大纲整体设计的同时,就灾情篇等撰写问题也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与会者还围绕灾荒文献资料及档案的整理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区域社会史研究对话是近年来国内外灾荒史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这一趋势在此次会议中得到集中体现。会上,有的学者对清代江南旱灾进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