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绍兴府学训导戴冠写有诸暨“西子祠和浣纱石”和诗。戴冠,明弘治初年为绍兴府学训导,曾到诸暨寻访西施故里。戴冠有应和唐之淳的诗:“溪上西子祠,溪边浣纱石。山灵欲亡吴,生此佳冶色。地非涂莘里,人岂褒妲匹?誓雪吾君耻,甘心事吴国。”把“西子祠”与“浣纱石 ...
在中国古代官僚群体中,“父母官”这个群体的政治地位虽然不高,但却身兼行政、财政、司法、教化等多重职任,把国家的统治直接施加在民众 ...
中国的“父母官文化” ——对错是非一人断,对方只能认之忍之 为人“子女”者,则要温顺听话,毕恭毕敬,孝顺父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
在封建社会和旧中国,州、县级地方官被称为“父母官”。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却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提法,因为老百姓才是所有人的“父母 ...
《父母官:明清州县官群像》,柏桦著,新华出版社出版。 在中国传统政治中,直接治民而将朝廷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是州县官员,有如“民之父母 ...
《父母官:明清州县官群像》,柏桦著,新华出版社出版。 在中国传统政治中,直接治民而将朝廷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是州县官员,有如“民之父母 ...
在封建社会和旧中国,州、县级地方官被称为“父母官”。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却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提法,因为老百姓才是所有人的“父母 ...
以儒家思想为根底的“父母官”概念,本就是封建时代的特色指称,它更多地反映出家国一体的传统政治格局。 如其概念所指,“父母官”在其时隐含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治理思路,被称作“父母官”的郡县官员形同封建大家庭的家长,权力伦理建立在“父家长”的责任意识上。
这其中,“父母官”一说的命运,大抵折射出普通民众对于公共政治话语的影响状况。 起源于儒家经典思想的“父母官”一般代指传统中国社会中的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