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一项发表在《Nature Reviews Biodiversity》上的研究带来了创新的解决方案。该研究提出,将原本应用于农业和“反灭绝”项目的基因编辑技术,转化为拯救濒危物种的关键手段。
一项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在2007~2024年间,红色名录评估中仅有1511个物种出现过至少一次“真实”的状态变化,其中仅222种实现了风险等级的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85%的状态变化实际上是“升级”,即物种处境更加危急。这也从侧面说明,全球生物多样性 ...
在生物演化的长河中,性选择始终是驱动物种适应与分化的核心机制之一。从达尔文提出“性选择理论”以来,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孔雀开屏的炫耀、麋鹿角斗的争斗,以及人类社会中复杂的择偶策略,不断验证着两性互动对基因传递的深远影响。然而,当某些物种的雄性个体逐渐表现 ...
这项研究建立的基因组资源具有三重里程碑意义:其一,作为大西洋笛鲷科首个染色体水平参考基因组,为种群遗传学研究设立新标准;其二,通过揭示朱红笛鲷独特的基因组特征(如异常高的基因组大小与低基因数量),为鱼类基因组进化提供新见解;其三,开发的Hi-C优化流程(特别是100k ...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3年10月初,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切看似与往常并无二致。 一位家住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男子木某经过保护区的时候,偶然发现了生活在野外的7峰野骆驼。
为解决南极 Hydrodendron 属仅 1 种已知的认知局限,研究人员重检南极与亚南极多地样本,发现该属多样性远高于此前认知,描述 5 个新种,厘清物种分布与刺丝囊特征,为南极生物多样性及分类学研究提供关键新见解。
7月21日早上7时,商丘市区忠民河与新兴路交会处,梁园区平原街道40余名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已集结完毕,他们手中的铁锹、镰刀在晨光中闪着微光——一场针对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阻击战打响了。
虽然名字不怎么朗朗上口,但见过实物你一定会惊叹它的贴切:这些大甲虫身上闪耀着金属色反光,点缀着斑驳的色斑,像一块半老的城墙。而它们的雄虫则拥有彩臂金龟属标志性的前足,可谓虫中“长臂猿”。
近年来,以蛇类、蜥蜴、甲虫为代表的“异宠”因其独特外形和新奇的饲养体验,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走红,甚至催生出一条非法走私产业链。部分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通过伪报品名、夹藏运输等方式将境外物种偷运入境。今年上半年,北京口岸已查获外来物种531种次。
物种入侵是坏事,至少传统的看法是这样认为,而生物学家也不断警告外来动植物进入新地区的危害,进一步加固这一认识。 保育机构把外来物种列为原生物种的头号威胁。人们在城市里拔出外来的树和灌木,以保护土生土长 ...
我询问谢菲尔德大学的植物分子生物学家朱丽·格雷,如果人类不对气候变化危机采取彻底行动,她认为地球上哪些物种将有可能逃脱气候灾难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