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星期一(7月21日)是种族和谐日,总理 黄循财 和国务资政 李显龙 呼吁全民不要把我国的种族和谐视为理所当然。 黄总理星期一在脸书贴文说,种族和谐日提醒全民珍惜和谐共处:“这是对我国多元文化的一种肯定与庆祝,同时也是一个庄严的提醒,告诫我们和谐何其重要。” ...
少一些理所当然感,就会少很多火气,这个社会的很多冲突,都源于那种站在道德高地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所当然感。让座的冲突、广场舞对立、路权的矛盾,那些路怒网怒,那些痛斥怒怼,哪一个不觉得自己是“理所当然”?
人们常将他人的付出视为自己应得的,觉得对方既然愿意付出,就无需在意,实则大错特错。就像春日里的花朵,若无人呵护欣赏,也会逐渐枯萎。每一份付出,无论是家人的关爱、朋友的帮助,还是同事的支持,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值得我们用心珍惜,而非随意践踏。
文|安吉拉当下中国:被“理所当然”的物质主义一年工作下来,把成就感简单地物质化,而且形成了一种全民期待和“理所当然”,是一种令人担忧 ...
今天,我们在这篇文章里继续探讨书中另一个热点话题:孩子把父母的辛苦付出当作理所当然,该怎么办?
一个心智健全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拈轻怕重,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意干,并且视“啃老”为理所当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二位老人果断地祭出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独生子徐青告上法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把不孝之子赶出家门。
洞察的基本方法(视野的洞察、繁简的洞察、趋势的洞察):帮助我们看得更远、更深,找到新的思考角度,突破理所当然的想法。例如:孩子一定是纯真的吗?老人的经验都有道理吗?果汁意味着健康吗?隔夜的水不能喝吗?世界上有纯粹的好人或坏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