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的病毒悄然袭击了全球。近期,世卫组织虫媒病毒小组负责人迪亚娜·阿尔瓦雷斯表示,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中国已经出现确诊病例。7月以来,广东陆续报告 ...
阿尔瓦雷斯说,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数热带国家存在。世卫组织正支持成员国研发实验室诊断方法、培训人员、加强医疗保健系统,并扩大监测范围以追踪和控制基孔肯雅热疫情。
明明退烧了、不咳嗽了,但一爬楼梯就喘,多走几步就心慌乏力……,这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在作祟!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三科陆胜主任医师温馨提醒:病毒性心肌炎常发生在感冒后1~3周内,病毒(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会直接 ...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伟炳教授、姚烨副教授团队与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利用台州市流感样病例(ILI)的多病原监测数据,探讨了对不同呼吸道病毒在大流行后的时空动态和病毒之间的相互干扰现象。研究结果以“Spatial-temporal ...
据悉,人和猴等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宿主,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虽然它属于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很严重,通常情况下一周左右能好转起来,但是发病的过程人体感受还是很痛苦的,典型症状有三个,即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陈莹莎介绍,一般高热突发,体温可迅速升至39℃以上,可持续1-7天,往往伴有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能够通过激活宿主细胞内的一种防御通路来抵御病毒感染的化合物。他们认为,这些化合物有望作为抗病毒药物,不仅针对某一种病毒,而是对任何类型的病毒都有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
而血清学检测,则是检测血液中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后约1周出现,可持续数月。IgG抗体出现较晚,表明既往感染或近期感染后期。
日本研究人员针对2020年以来红绸鲷 (Pagrus major)育苗场不明原因死亡事件展开研究,通过转录组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出新型鱼类痘病毒JSPV,解析其308-kbp基因组结构及I7L基因多态性,建立特异性PCR检测方法,为水产病害防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新冠疫情爆发一年之后,最初被认为是阴谋论的病毒来自实验室泄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关注,尽管北京当局极力否认。当然,中国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