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平度市太鲁珍石开发利用研究所所长金晖不懈追求的最大成就,是对清代文人高凤翰所著《砚史》中的165方砚台进行了精心的还原。视频剪辑:记者 ...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米芾行书《紫金研帖》,短短 44 字,叙述了一段他与苏轼争夺一方紫金砚台的故事:“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 ...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我想,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无论身处何境,用哪种方式,他皆能从困苦中找到岁月的一盏清光。 在那个克己复礼的时代里,他活得自然,活得通透,在一条布满荆棘的路途上,他活出了最有趣的模样。 最好的人生,当如苏轼一般:能讲究,也能将就。 嘉祐二年,二十岁的苏轼意气风发,在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中,苏轼成功从一众考生中脱 ...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发展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砚台“传千古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流千年而永存”,已成为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 ...
虽然砚台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不再像古代那样具有那么重要的使用价值,然而,不管怎样,我们在探讨砚台发展的过程中,总不能完全偏离了其本意吧!砚台藏家黄海涛则直指这是一种资源毁坏,误导人们审美。
7月14号成都东软学院心联队三下乡实践团队踏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的蒲砚村,探访了充满历史底蕴的蒲砚制作传习所。他们不仅触摸到了传统技艺的温度,更是在实践中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开启了一段深入了解和传承蒲砚制作技艺的文化之旅。这里,不仅是一处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4 天

方寸砚台雕刻塞上风情

本文转自:银川日报作者:梁小雨 温玉娟 7月3日的贺兰山下,阳光透过贺兰文创基地的玻璃窗,在一方紫绿色的贺兰石上投下斑驳光影。宁夏贺兰砚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小录俯身石前,手中的刻刀正沿着石纹缓缓游走,一点点“吃”进石中,犹如在深土中发掘潜藏的绿芽。 随着石屑被耐心地剥离,那被唤作“绿豆砂”的绿彩层,渐渐从紫壤里浮现出来,青玉般温润的质地终于袒露在空气里,仿佛是春色被从顽石里重新唤醒了。这 ...
中新网鹤壁9月13日电(记者 门杰丹)被誉为砚王的河南鹤壁市收藏家常兆雪痴迷砚台收藏20多年,收藏各式砚台千余方,其中各类名砚百余方,近日他 ...
在砚台收藏界中,有句老话叫“砚贵有名,身价倍增”,就是说,铭文是能够抬高砚台身价的重要因素,许多名人对名贵的端砚或歙砚喜爱有加,就 ...
北京砚台文化博物馆位于京北文化小镇朝阳区何各庄,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该博物馆以保护、传承、发展中华砚台文化,普及砚文化知识,传承 ...
砚台自古就有投资收藏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砚台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 作为传统书法的辅助工具,砚台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已是很低,但它作为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一种有着很高观赏价值的文物性工艺品,而且只要是中国的书画艺术存在,砚台的实用价值就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