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 天
文化大家看 on MSN【话说文物】绵山珍宝“大唐汾州抱腹寺碑”绵山“大唐汾州抱腹寺碑”立于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然自宋以降,湮没无闻,踪迹杳然。后世著述中称“开元古碑文多剥落,仅可辨识一二”。清末,本邑金石名士曹子勤历经艰险,终在抱腹寺下岩沟之丘掘得此碑。此碑乃金石瑰宝,终得重现于世,不仅纠偏误传,更存 ...
这种类型的墓碑被称为神道碑,一般民众无权树立,撰写的文人往往是当时的文坛翘楚,因此死者的家属会给予丰厚的报酬以示敬意。自古以来,许多唐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都曾留有这样的碑文。
为让49位长眠西藏的重庆籍烈士与亲人“团圆”,当代党员杂志社王柏林和团队走访百人、查档80万字、踏雪翻山,只为辨清每一个模糊的名字。他们在高原寒风中修正碑文,也为失联多年的亲情点亮归途。一次寻亲,是一场奔赴初心的洗礼;一个承诺,是对烈士最庄重的回答。
这篇简短的碑文,倾注了对人民英雄光辉业绩的深切缅怀,凸现出“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建碑主题,高度概括了中国100多年来革命历史的完整 ...
记者将碑文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的《王子安集注》里《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记》一文作了仔细比较,发现碑文跟《王子安集注》所载 ...
[余秋雨<钟山碑文>遭炮轰:被骂"最令人作呕一景"] 还是先从字词、语法角度看碑文:“华夏大地,美景无数,却有寥寥几处,深嵌历史而风光惊人。作为一篇碑文,立意尤其重要,而余先生这篇碑文总让人感觉少了些文化:“山岚夕阳,明月林禽,真可谓中国文化之最高诗境也。
中新网12月7日电 日前在中山陵梅花谷揭幕的由余秋雨撰写的南京钟山风景区碑文接连遭到学者与网民的猛烈炮轰,被骂为是“紫金山最令人作呕的一 ...
“魏明伦碑文馆不仅是内江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缩影,更是内江文化自信的展现,且成为内江文化旅游的新地标,对传承、弘扬巴蜀文化和丰富内江 ...
碑文中“三年以来”是指自1946年开始至1949年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溯到 ...
这个碑文有两段,几百字,真的是花了心思写的。 ”余秋雨还说,写碑文的心得就是,对历史要有了解,要选择最重要的来写,既要小中见大,又要 ...
围绕传承碑文承载的革命精神,2020年9月推出了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实体书《为了新中国——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2021年4月学习时报又推出了“学习党史·敬读碑文”系列音频节目,通过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以及学习强国客户端等平台传播,不断探索党史和党的精神谱系传播的创新路径。
魏明伦碑文馆位于内江城区大千园景区,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副馆长管小平介绍,魏明伦碑文馆于2019年10月10日开馆,由张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