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兰溪,有这样一个家庭:90岁的退休教师舒顺有与78岁的妻子葛桂娣,用60年相濡以沫的岁月,书写着“以德传家”的故事;四个女儿承袭父母衣钵,在各自领域传递爱心;四个外孙虽年纪尚轻,已将公益融入日常。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的舒顺有一家,用行动诠释着“财货留后终有尽,道德传家福寿长”的家训。
在石嘴山警营有一名笔耕不辍的警察作家用小说的方式展现给读者以警察世界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警营作家吴全礼,中共党员,石嘴山市公安局人事训练科民警,一级警长,中国作协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石嘴山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宁夏文学艺 ...
在浙江省宁波市雅戈尔老年乐园,99岁的鲁刚老人正忙于两件事:一是选编一本关于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抗日战争故事的书籍,计划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完成并赠予青少年;二是为在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一位老领导撰写回忆文章。
万伯翱八十画传:钓翁笔耕八十载,鲲鹏翱翔九万里 2023年06月13日 15:51 举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0 ...
26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笔耕守正 砚海融新王迺欣先生的艺术实践提示我们,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时间积累、消化和摸索的艺术,足够的人生经历,一方面为艺术家积累艺术创作所需要的深厚技艺,另一方面也在丰富的阅历中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艺术思维,使自己的艺术始终立于时代审美风尚变幻的前沿。
这个年过九旬的老爷爷 脑海中有一个由想象力编织成的奇妙世界 作为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学研究员 果树古生态环境学研究员的刘兴诗 出版过400多部科普科幻作品 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 刘兴诗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科幻就是从现实出发,以科学为基础,去幻想未来” 刘兴诗的 ...
17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地方发展与工作实践新视角《笔耕汇》出版引关注本文转自:西宁晚报 本报讯(记者 悠然)近日,《笔耕汇》由青海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西宁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德撰写,这是他继《管理与引导——宗教工作实践认识》《足痕流滴——刘德散文随笔诗词集》,以及主编的《环境就是生产力》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笔耕汇》中的文章大部分曾在《西宁晚报》《青海日报》等权威刊物发表。全书内容丰富多元,涵盖“通讯散文汇”“赋词随笔”“政论文汇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走近共和国同龄人——作家黄亚洲,聆听他年过七旬仍笔耕不辍,用深情的文字,记录时代变化,讴歌祖国发展的故事。 黄亚洲说,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内心有一种自豪感,自己的喜怒哀乐跟共和国的喜怒哀乐是一致的、一体的,所以想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 ...
笔耕堂书店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坚持出版系列图书7年之久,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红色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
一年收入即能在北京置业安家,这是今天绝大多数文化人绝不敢想的。 当然,如今亦有笔耕富豪。 中国作协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到五点二亿人次,网络文学二 二三年营收规模约三百四十亿元。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走近共和国同龄人——作家黄亚洲,聆听他年过七旬仍笔耕不辍,用深情的文字,记录时代变化,讴歌祖国发展的故事。 黄亚洲说,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内心有一种自豪感,自己的喜怒哀乐跟共和国的喜怒哀乐是一致的、一体的,所以想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 ...
清瘦的身体、坚毅的精神,年近九旬,依然笔耕不辍,黄建华编出700多万字的《汉法大词典》,填补了业内空白,但也历尽艰辛。 编词典工作量大、内容枯燥,一些团队成员从充满热情到心有疑虑,再到陆续退出…,严谨治学 笔耕不辍(记者手记)--新闻报道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