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米兰•昆德拉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成功隐身的作家。37年以来,由于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他从公共视野中消失了,直到2023年7月11日,米兰•昆德拉逝世,让世人重新将好奇的目光投向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写作,多么古怪的想法!
大学时候,我遇到了米兰·昆德拉。最初看的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如今的翻译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里的关键是,“轻”在生命之中,抑或它就是生命?生命中的“轻”已经让人无法承受,那生命就不要“轻”了。我不是因为昆德拉的故事或表述而喜欢上他的,而 ...
怀疑一切的大作家,其实并不相信“生活在别处”纪念 米兰·昆德拉作者:暗蓝杂学家,译者,书评人为了躲避麻木,我们麻木地逃向更严重的麻木 ...
怀疑一切的大作家,其实并不相信“生活在别处”纪念 米兰·昆德拉逝世两周年作者:暗蓝杂学家,译者,书评人为了躲避麻木,我们麻木地逃向更严重的麻木,为了躲避孤独而逃向更荒凉的孤独。——布洛赫,《无罪者》我忽然看出来,离开历史方向盘还是有可能生活的,一种新的、原先未曾估计 ...
1929年4月1日,米兰·昆德拉出生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他出身艺术世家,父亲是钢琴家和音乐教授,他的孩提时代常流连于父亲的书房,跟着 ...
昆德拉曾经援引纳博科夫的话宣称:“我厌恶把鼻子伸到伟大作家珍贵的生活中去,任何一个传记作者都不可能揭开我私生活的面纱。”他还引证了福克纳的话:“作为个人存在,要有被大写的历史消除、淘汰的雄心,除了我已经印刷的书,决不留下任何痕迹、任何垃圾。” ...
米兰·昆德拉一直小心翼翼地掩藏自己的行踪。过去25年里,他从未接受过采访。他回国(捷克)时必然隐匿身份,并使用假名入住酒店。他曾让捷克 ...
昆德拉既不相信人类也不相信人类的未来。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生活的热爱。不妨碍他笑,因此而笑。当我想起他的时候,我想起的就是一个正在笑的人。有享乐,有愉悦,甚至在完全没有希望之时也自有一种美。 米兰昆德拉为《好笑的爱》英文版所作的画 ...
米兰·昆德拉就是这样。这么多年来他云山雾罩,刻意隐藏自己的生活,反而愈发激起了人们对他的好奇。米兰·昆德拉做得的确很成功。除了那些基本都知道的消息,有关他的新增信息少之又少。他也极为抗拒外界对他生活的窥探。
【读家】破天荒,连续两期谈同一个作家——米兰·昆德拉。本期除了有马华作家龚万辉的导读,也请来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凭《野蛮人入侵 ...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这本传记,同样可视为来自读者的阅读理解。我不知道这本书否误读了米兰·昆德拉。误读了又怎样呢?米兰·昆德拉几十年刻意隐身、行事怪癖,“生活在别处”,事实上已经造成、强化了人们对他认知的歧义。
1984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出版之年的米兰·昆德拉. 在旅居巴黎后,回首往昔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笑忘录》中,昆德拉不仅对音调的演变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