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大连工业大学设计课上啃理论,到毕业后蹲在绒绣传承人身旁学针法、练配色,秦鑫不仅钻研针法与配色,更尝试用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解读传统纹样。在此过程中,她意识到,绒绣不应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应走进日常生活。
上海绒绣与大不里士波斯毯这两项承载历史智慧的手工技艺,首次以羊毛为共同语言,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同材异艺,经纬间绽放文明华彩上海绒绣,百年前自欧洲传入沪上,经海派文化浸润,终成国家级非遗。
图说:71岁的海派绒绣传承人包炎辉。来源:新闻晨报 下同 【新民网讯】“上海绒绣”——这种在特制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 ...
绒绣,又称为"绒线绣"或"毛绒绣花",是一种用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进行刺绣的手工技艺。它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德国,16世纪逐渐在欧洲 ...
9月27日,上海绒绣艺术大展在市群艺馆开幕。上海市的两位国家级传承人和七位市级传承人悉数到场。展览展出53件绒绣精品,100余件绒绣文创产品 ...
绒绣协会还推动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在社区”,让非遗传承人扎根社区,长期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在统一教材完成后,协会依托浦东市民大学 ...
秦鑫与绒绣的缘分始于一场非遗展览。在展览上,她被一幅绒线绣成的外滩风景深深吸引,细腻的针脚让建筑与江面栩栩如生。此后,她从大连工业大学的设计课堂走出,踏上了跟随绒绣传承人学习的旅程,潜心钻研针法与配色,并用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传统纹样。她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绒绣不应仅是博物馆的展品,而应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让绒绣技艺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上海绒绣高桥传习所前天在沪揭牌,首批24名学员已全部招满。月底正式开课后,将由高桥镇上多名绒绣传承人轮流为学员授课、指导,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这一独特的绣艺。
从事绒绣艺术50多年、主导配色技法等改革的高婉玉,是沪上绒绣发展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其作品不仅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览,被选为国礼赠送 ...
最让我震撼的就是绒绣作品《梦想之城》了,这幅献给国庆70周年(2019年)的绒绣,在第二届进博会一展出,便得到了世界各国参展者异口同声地 ...
“我做绒绣大概20多年了吧。”高桥绒绣传承人何冬梅和金雯今年已年过40,绒绣,占据了她们半生的时间。曾几何时,绒绣从过去西洋宫廷用品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