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物如同星辰,闪烁着过去的光辉。今天,我们将通过两件神秘的编钟,揭开晋侯稣钟的“身世”真相。这套编钟不仅是西周时期的珍贵遗物,更是一段近3000年前战争的见证。 晋侯稣钟,源自1992年在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的两件青铜钟。钟上刻有铭文“年无疆子子孙孙”和“永宝兹钟”,这两组铭文看似不起眼,却为我们揭开了晋侯稣钟的历史谜团。曾经有14件青铜钟漂泊海外,经过多方努力 ...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荣梦岩 视觉丨汪泽源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郭琪红 赵军慧 统筹丨刘莹 武贺 特别鸣谢丨山西博物院 总台山西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
两千多年前,当楚国的最后一面旌旗在寿春城头黯然垂落,这个延续八百年的南方霸主就此谢幕。时光流转,这座湮没的都城始终等待着重现天日。如今,考古铲揭开层层夯土,武王墩大墓惊现稀世珍宝,寿滨古城墙轮廓再现……我们是否找到了破解楚国最后谜题的钥匙?从青铜编钟 ...
擦亮“中国编钟之乡”名片 ——随州曾侯乙编钟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随州曾侯乙编钟以铭文和声音互证的方式,构成了迄今所知公元前5世纪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有声文献。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忠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朱熙勇 编钟是盛行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宫廷乐器。随着历史朝代更迭,秦汉以后编钟的铸造工艺 ...
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包含冶炼、铸造、美工等160多项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绍清也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非遗传承人项绍清在介绍编钟铸造工艺) 项绍清:编钟的校音打磨只能“做减法”。
曾侯乙编钟 那么为什么在这六十五件编钟里,镈钟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呢?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楚国之所以不灭曾国,说明曾楚两国的关系 ...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李翌,李煦,孙夏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年。它的复制已是被反复研究的课题,古人技艺逐步得到复原。湖北省博物馆 ...
人民网 on MSN12 小时
大武汉一日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美图赤“峦”影天大片火烧云形成赤色“山系”,云峰飘移如熔岩,城市剪影像火山脚下沉默的岩石。清晨第一缕阳光拥吻云海“山峦”,整个天空都在热烈地“燃烧”。——大武汉客户端网友@木兰山人摄于东湖喻家山作为省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网友@晓森林 ...
曾侯乙编钟出土后,全国考古大咖都将目光投向湖北,一批批顶尖专家先后到来,发掘工地犹如考古高峰论坛。 6月28日,中国音乐研究所音乐学家黄 ...
在编钟演奏教学方面,该平台解决了传统编钟成本高、体积大、练习机会稀缺的核心难题,让编钟从博物馆展柜走进日常课堂。通过该平台,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编钟的魅力,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礼乐文化。
回来路上他嗓子略带沙哑,却依然很高兴很满足。他说自己一定要讲得更好,为五湖四海的游客们传播荆楚文化。他还有6次讲解就要结业,如果你来省博,说不定能偶遇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