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大象是现存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成年非洲象的体重可达4~8吨。可就是这么个庞然大物,都可能被肉食动物捕食,它们中的一些老弱病残,会被狮群捕食。
乌素特雅丹地貌形成于75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早期的湖泊沉积物。随着青藏高原板块抬升,湖盆脱离水体后受干旱气候影响(年降雨量不足20毫米),盐与沙凝结的地壳经西北风亿年雕琢成雅丹群。2008年,昆仑山那棱格勒河(蒙古语“精细的河”)洪水改道注入 ...
蒙古国,曾是地球上最广袤的草原之一,那片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曾养育了无数代游牧民族的生计与文化。然而,今天的蒙古草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近些年来,蒙古国的环境急剧恶化,土地逐渐被沙漠吞噬,生计依赖牧业的牧民正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更为严重的是, ...
7d
人民网 on MSN荒漠精灵获救记:揭秘中国最神秘猫科动物的生存故事专家推测,这两只小家伙很可能是在跟随母猫迁徙过程中不慎走失,误入人类活动区域后跌入水井。
一个被两大沙漠“夹击”,生存环境差而穷困潦倒到数万人搬离的贫困县,2012年荒漠化接近95%。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断言,中国甘肃省民勤县将很快从地图上消失。恶劣的地理环境公元前121年,20岁的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在此设郡县,纳入华夏统治 ...
尊敬的通讯员: ...
视察团先后赴乌鲁木齐、和田、喀什等地调研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地方情况介绍,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其间还开展了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向治沙群众、技术人员宣讲科学防沙治沙知识并赠送科普书籍。
今天是6月17日,也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近期发布的旗舰报告《全球土地展望2》中,阿拉善SEE“一亿棵 ...
9月11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幕。 凝聚生态共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引发世界共鸣 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23%左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荒漠化土地面积逐年缩减。
做好荒漠化防治工作,必须科学推广应用成熟的防沙治沙技术,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首先,要提高防沙治沙的科学化水平。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推广使用乡土树种、草种,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确保防治的质量和效果。
荒漠化防治仍处于攻坚克难阶段,必须坚持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成效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尤其需要身处防治区域的群众广泛参与。
2022年,西班牙推出国家防治荒漠化战略,呼吁国家和地方政府、研究人员、非政府组织、农民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荒漠化防治工作中,通过建立土地恢复试验区,推动对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和林业等进行综合性管理和维护。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