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朱仕春夫妇将所谓的“鸡枞菌种”撒在了门前的大树下。网购种子种出的毒蘑菇。今年6月底,泸州农妇朱仕春网购“鸡枞菌种”进行种植。然而,她和老伴食用种出来的菌子后却中毒送医。经查,两人吃的竟是毒蘑菇“青褶伞”。7月22日,四川省食用菌研 ...
今年六月底,四川泸州的两位老人花9.48元网购了“鸡枞菌种”,10天左右就种出了店家口中的“鸡枞菌”。而当他们食用这些菌子后,却因食物中毒紧急入院。经对比,两人食用的竟是毒蘑菇“大青褶伞”。然而,店家客服却坚持菌种是可食用蘑菇,在多次交涉下,店家也仅 ...
7月22日,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林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鸡枞菌人工培育技术尚属前沿课题,全国尚未发放鸡枞菌种生产许可,网购平台上大量打着“鸡枞菌种”口号的商品,均是假货!
快科技7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一网友在网上购买菌种结果种出了毒蘑菇。 近日,四川泸州的一位朱女士在6月底通过网络平台花了9.48元,购买了所谓的“鸡枞菌种”。 在家中种植后仅10天左右,便长出了“鸡枞菌”。
今年6月底,四川泸州农妇朱仕春网购“鸡枞菌种子”进行种植。然而,她和老伴食用种出来的菌子后却中毒送医。经医生对比,两人吃的竟是毒蘑菇“青褶伞”。7月22日,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林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鸡枞菌人工培育技术尚属前沿课题 ...
#买菌种种出毒蘑菇涉事商家称只退款#【#买鸡枞菌种种出毒蘑菇夫妻被毒倒#】近日,四川泸州农民朱仕春夫妇因吃了自己种的蘑菇后中毒住院。朱仕春儿子杜先生告诉@扬子晚报 记者,这些蘑菇是母亲6月底在电商平台上花9.48元购买的鸡枞菌种子所种,“购买页面上明确写着可食用,包装袋上还写着‘家庭蔬菜种子’。”经医院判断,他们食用的是毒蘑菇“青褶伞”而非宣传的鸡枞菌。杜先生希望商家赔偿近3000元的医疗费。”商 ...
日前,福建省农科院在邵武市成功实现液体菌种技术应用于竹荪生产,取代传统固体菌种。该技术显著降低污染风险,提高菌种活性,大幅提升单产水平,属国内首创。 眼下正值第二潮竹荪采收期,在邵武市城郊镇香铺村的竹荪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内,畦床菌球密布,经专家实测,亩产干菇近95公斤。
说到国家菌种资源库,普通人可能会觉得比较陌生。但事实上,公众平时关心的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微生物肥料生产、疫苗病原菌检测评价、食用菌菌种选育等都离不开它。为此,资源库建立了针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血清功能性抗体检测的调理吞噬及多重调理吞噬实验技术,可用于肺炎球菌疫苗的 ...
此外,根据国际有关菌种分类地位的变化情况,《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及《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中12个菌种更新为不同种属。 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菌种名称的更新涉及产业的平稳发展。
为此,科拓生物经过多年技术投入,建立了中国乃至亚洲*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在保护自然界益生菌菌种的同时,从菌种资源库里面开发出更多功能 ...
后来,樊庆笙因为要到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任教,不再从事青霉素的研制,而是重新回到农业菌种方面的研究,可这三支青霉素菌种 ...
建立本土专利菌种库,不仅能够根据中国人的肠道特征筛选出更为优质的菌种,更是为中国种源事业保存一份珍贵的数据和资源,在世界微生物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