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蓝白之间,藏着千年的故事;指尖之下,晕染出文化的温度。近日,林柄村定林书院携手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暑期公益课堂非遗蜡染活动顺利结束,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孩子们触摸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7月20日,李宁YOUNG“大千世界 ...
3 小时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布艺青花在云上草原绽放新韵本文转自:昭通日报◆通讯员田明文/图在永善县马楠山,马楠蜡染历经岁月洗礼,经几代人200余年努力,如今因文创赋能重新焕发生机。这一“布艺上的青花瓷”搭乘农文旅融合发展快车,跻身文化消费新浪潮。世代匠心守护一尺蓝布,一把蜡刀,一钵温热的蜡,铜刀作笔,蜂蜡为墨。从南到北,有苗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就有蜡染,这 ...
吃地道美食、玩激情漂流、做非遗蜡染、纵马草原之上、参加火把节、挑战悬崖之巅……7月17日至21日,“清爽有度?多彩贵州”2025西南主流媒体采风团11家媒体记者深入黔中腹地,开启一场五天四夜的深度体验。
参访团一行来到省对台交流基地惠水县好花红村,感受乡村振兴焕发的活力,走进枫香小院,体验非遗文化枫香蜡染的独特魅力。在中华布依第一堂屋内,大家对布依建筑风格进行细致了解,步入好花红叶辛书院,台青们与正在书院学习的孩子,聆听国学老师授课,开展交流探讨。台 ...
近年来,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团队以创新非遗蜡染技艺为切入点,成功探索出一条“传统工艺+现代设计+数字传播”的新路径,让古老的蜡染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但蜡染的技术,最为盛行的时期要属唐朝,当时的技艺也颇为成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蜡染艺术被传入日本,在日本称之为蜡缬染。后来,蜡染艺术到了宋代开始衰退,却同时在南洋各地盛行起来。
安顺蜡染主要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安顺苗族蜡染的图案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鸟草虫,对称中讲求灵动;布依族蜡染纹样多为写实性的花鸟虫鱼及抽象性的螺旋、水波等几何图纹。2008年,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力量正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流砥柱。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喻厚洁,以其对非遗蜡染的执着热爱与不懈努力,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领域的使命担当。
对蜡染技艺教学人员的培训和教材的编写是该教育计划的必要准备工作。蜡染博物馆为该计划举办了讲习班,向计划的执行人员和学校教师先后传授了蜡染的历史文化价值、蜡染图案的象征意义、传统的蜡染技艺和教授学艺者制作蜡染的教学方法等。
她与工作室的伙伴们将蜡染技艺与现代居家生活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精美的蜡染文创产品,共同致力于传承与发扬这项非遗技艺。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4月6日,李萨在工作室内教授小学员蜡染工艺品制作技艺。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